文档详情

单片机第六章课件.doc

发布:2017-09-16约5.3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7讲 课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教学目的: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调试方法 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和传感器接口 教学难点、重点: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课程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单片机的结构、指令、编程、系统扩展,能够单独地扩展RAM、ROM、I/O接口芯片,如8255、A/D、D/A芯片等,本章内容是讲这些部分连接起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并学习有关编程、调试的一般方法。 单片机用于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控制系统的精度高。 功能强。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系统的数据记录、处理方便。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省、投资少、见效快。 应用领域: 在各类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各类仪器仪表中(包括温度、湿度、流量、流速、电压、频率、功率、厚度、角度、硬度、元素、压力测定等),引入单片机可以使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大大提高。 单片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工业测控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例如,MCS-51单片机控制的铁路车站控制台按钮记录器、交通灯的控制、人防报警系统控制、PC机和单片机组成的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单片机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通信接口,为单片机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例如,MCS-别系列单片机控制的小型电话交换机、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单片机控制无线遥控系统、光端机等。 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家电中的应用 单片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干日常生活中的智能电器与产品及家电中。例如,电子秤、银行计息电脑、电脑缝纫机、心率监护仪、电冰箱控制、彩色电视机控制、洗衣机控制等。 单片机除了上述应用领域之外,还广泛应用干商业流通领域、汽车电子及航空电子等。 本课内容 第六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6.1 概述 6.1.1 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 6.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一般原则 1)确定系统设计的任务 2)系统方案设计 一般包括: (1)机型及支持芯片的选择 机型选择应适于应用系统的要求。 (2)综合考虑软、硬件的分工与配合 3)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1)系统的硬件设计 系统扩展、系统配置 硬件设计工作主要是输人、输出接口电路设计和存储器的扩展。 考虑驱动、抗干扰、芯片的性能匹配等 (2)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个应用系统的工作程序实际上就是该系统的监控程序。对用于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一般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编写程序时常常与输人、输出接口设计和存储器的扩展交织在一起。 在编制程序前先画出流程框图,要求框图结构清晰、简捷、合理。 使编制的各功能程序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 不仅便于调试、链接,还便于修改和移植。 合理地划分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既能节省内存容量,也使操作方便。 工作寄存器(R0~R7) 标志位(安排在20H~2FI位寻址区域),让各功能程序的运行状态、运行结果以及运行要求都设置状态标志以便查询。使程序的运行、控制、转移都可通过标志位的状态来控制 还要估算子程序和中断嵌套的最大级数,用以估算程序中的栈区范围。(SP) 把使用频繁的数据缓冲器尽量设置在内部RAM中,以提高系统的工作速度。 4)系统调试 (1)硬件电路检查: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硬件的静态检查主要检查电路制作的正确性 动态检查是在开发系统上进行的。把开发系统的仿真头连接到应用系统中,代替应用系统的单片机。然后向开发系统输人各种诊断程序,检查应用系统中的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 (2)软、硬件联调。 各模块程序分别调试 链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用软件调试 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进行脱机运行 到现场进行调试,是否能正常而可靠地工作,同时再检测其功能是否达到技术指标 系统进行修改,直到满足要求 6.2 传感器接口电路 6.2.1 概述 1、传感器作用 非 电 量 信 号 传感器 电 量 A/D转换器 数 字 量 2、传感器类型: 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各种压力如对静压、动压、绝对压力、真空压力、负压及压差的测量等。 力传感器:有静态力、动态力以及力矩传感器等。 温度传感器:指各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包括按不同温度范围划分的各种测温元件:热电阻、热电偶及各种半导体测量元件等。 振动传感器:包括测量振幅、速度、加速度等各种振动及冲击的传感器 6.2.2传感器接口电路 在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中,最简单的形式为电桥电路,通过对一个相似元件的比较来进行测量。电桥具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方式:零点检测;直接读出电压或电流差值。 只要当Rl/R4=R2/R3时,电桥就达到0输出状态。如果R2/R3的比值固定为K,当被测物理量的大小能使Rl=KR4时,电桥为平衡状态,EOUT输出为0。 1、压力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