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围堵”.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 “围堵’’
蔡 桢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的影响,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El新月异,向社会大
众扑面而来,由此催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对传统媒体来讲,现在可谓是 “前有围追、后有堵截”,如何在这二者
围追堵截之 中找到突围之路 ,传统媒体可能都面临这样艰难的选择:是坚守,还是突围?要突围,方向又在哪里?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围堵
传统媒体主要是指互联网普及之前 不利的变化 ,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报纸 由于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很多新
的媒体形式,包括报纸、期刊、广播、 读者中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群体 日 诞生媒体传播方式来不及沉淀和反思,
电视、出版、电影等。新媒体主要有以 渐减少。据近年一项的调查显示,在 35 大部分新媒体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
互联网为代表的 “第四媒体”、以手机 岁以下的年轻人 ,有很大的人群由过去 式,因此,中国目前不少商业新媒体网
为代表的 “第五媒体”,也包括楼宇电 的阅读报纸转变为现在几乎不读报纸, 站均处于亏损状态,以后也并不是所有
视这样的分众传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 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因为他们已 的新媒体都能在竞争中盈利或增长,这
普及和应用,如博客、播客、维客、网 经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及相关信 就为传统媒体的跟进和转化提供了很好
络杂志这些都迅速传播开来,之后出现 息。这种结果就使年轻人与报纸渐行渐 的机会,凭借传统媒体积累的先前优势,
的是手机媒体,包括手机报纸、手机电 远,看报人数在急剧下降。另外,超过 后来居上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在新型媒
台、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的媒介形 半数的网民认为 自己上网后看电视的时 体尚未形成有效的营销规模、资源储备
态,这些媒体新形式正在不断地渗透到 问减少了。认为自己上网后看报纸杂志、 以及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之前 ,传
我们的生活中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状 听广播和读书的时间减少的网民也都超 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仍不会被终结。
态。 过 了30%。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尽管遇到
新媒体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如具 目前,城市的大部分家庭都有了电 了新媒体的挑战,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有互动性、纪实性、快速性、国际化、 脑,90%的单位实现了办公 网络化, 比如品牌优势、消费习惯、客户忠诚度、
超链接、丰富、廉价、个性化等,必将 95%的年轻城市白领已经离不开电脑和 权威性、感性体验等,跟虚拟的网络感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 网络,有的农民工在休息时也光临网吧, 觉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致命的弱点,
和内容,从而会间接地影响传统媒介的 读报的一代人正在老去,网络青年开始 就是缺乏互动性 ,传播速度慢 ,运作成
使用。近几年来,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进入中国,3O年后的青年、中年和老年 本高、运营模式单一等。
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 人都是上网的一代。 作为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核心。
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标 在获取信息特别是查找信息的时 媒体的形式越多,越需要内容支撑,内
志着新媒体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的主流媒 候,人们已经更多地依赖互联网了。不 容资源是传统媒体引以自豪的核心竞争
体之一。但是新媒体也有一些比较致命 仅如此,随着网络走人生活、进入办公 资源。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体在内容
的弱点,比如互联网公信力弱,信息泛 领域,网络已和电话一样普及,人们可 上都要相当程度地依赖传统媒体,以传
滥;还存在安全问题,比如病毒、黑客、 以在更多的时间和地点接触到网络,在 统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因无采
泄露隐私、侵犯著作权等问题;另外, 网络阅读的便利和隐秘性优势得到充分 访权致使其原创性大大折扣,不得不向
还有政策的约束等,如网站没有采访权 发挥的同时,更加快了人们改变阅读方 传统媒体采购内容或与其合作谋求发
这些政策壁垒。 式的速度。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 展,虽然在体育、娱乐、IT等新闻领域
依据传媒理论分析 ,目前的社会是 新媒体在不断涌现,不可否认,新媒体 有一定的原创和特色,但在时政新闻却
处在分众化与碎片化时代,受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