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XXXX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二O一六年六月
目 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2.2 工程简介 1
2.3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2
3 施工计划 2
3.1 施工进度计划 2
3.2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2
4 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 3
4.1 测量控制方案 3
4.2 测量人员组成 3
4.3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4
4.4 测量任务 4
5 贯通施工总体方案 4
6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5
6.1 出口洞顶截水天沟施工 5
6.2 出口明洞开挖 6
6.3 出口边坡、仰坡开挖支护 7
6.4 导向墙施工 8
6.5 开挖施工方案 8
6.6 超前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0
6.7洞口段边仰坡防护措施 18
6.8洞口边仰坡坡顶绿化设计 19
6.9 洞口危岩落实防护 19
6.10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9
7 应急预案 20
8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1
9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2
10 文明施工措施 23
11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4
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XXXX施工图》图纸;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1-2010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10】1 24号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6)《中空锚杆技术条件》 TB/T 3209-2008
(7)《钢筋混凝土用钢》 GB 1499
(8)地堪资料、现场踏勘收集的资料;
(9)关于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
1.2 编制原则
⑴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严肃性。施工组织安排尽可能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持均衡生产。
⑵科学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发挥设备配置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进度。
⑶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以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名牌,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⑷科学布置现场,合理安排工序,注意环境保护,推行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⑸合理投入,控制成本,节约用地,节约投资。
工程概况
2.2 工程简介
XX隧道位于XXX境内,起讫里程DK1573+470~DK1573+569,建筑长度及长度为99米,单洞单线隧道,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人字坡,坡度及坡段长依次为:-4.1‰(30m)、5.6‰(69m),最大埋深28m。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为30~35m,邱坡自然坡度25°~35°,地表植被茂盛,主要为松树、杉树及灌木。隧道进口位于柏油马路县道,前面有两座居民楼,县道边有电缆通过,交通便利,施工场地开阔,出口段有一座居民住处,有土路进入出口,施工场地较开阔。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采用《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83)中“隧限2A”,本隧道围岩分级:DK1573+470~569(99m),Ⅴ级。
2.3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
隧道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17.5℃,最冷月平均气温-3.9℃,属亚热带,湿润地区。
2、地层岩性
隧址区地层表层为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厚约0~1m;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分水坳组(f)砂砾岩、粉砂岩,全风化~弱风化。全风化层,紫红色,厚约0.5~2m,强风化,紫红色,厚约6~9m,下为弱风化,紫红色。岩层产状为161°∠34°,横断面视倾角为148°,倾向线路左侧。本隧道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3、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达,地下水弱发育,基岩裂隙水若发育。环境水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
施工计划
3.1 施工进度计划
截至2016年6月2日本隧道进口掌子面开挖施工里程至DK1573+484,剩余5m暗洞开挖。根据本隧道目前剩余工程量和围岩地质情况,以及施工队近期施工进展情况,每天按1.5米进度指标,掌子面于2016年6月6日施工至DK1573+479时停止掘进。于2016年6月15日,做好出口洞顶截水天沟,洞口段土石方开挖。为了保证安全,只能从一侧组织爆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