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软件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DIO软件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
摘要:文章介绍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以CDIO为指导思想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化、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实施为导向,以课程、课程群、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学改革活动、教学管理活动为单位,将CDIO人才培养理念贯穿教学各个环节,为将本团队建设成为在CDIO教学改革方面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团队所做的努力和经验总结。
关键词:精品课程;软件工程;CDIO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07-0063-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国有许多产业界和教育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工程教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们从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这些研究表明,现代工程呈现出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当前肩负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职责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管理等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素养与技能。因此,教学团队的培养寄托了工程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本文对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4月,随着云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正式成立而组建,依托教育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8年批准设立)建设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09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教学团队,是一支以践行CDIO人才培养理念为发展目标,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的教学团队。
1 建设措施
1.1 明确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工程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是本团队长期思考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和认识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家或者是进行创造发明的发明家”。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探索和创新。
我们在借鉴国外教学理念的同时,组织开展了人才培养目标大讨论,明确了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师。课程教学的改革必须围绕上述目标进行。通过实施实践教学、考试改革、案例教学、开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双语教学等手段,体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让实践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按照CDIO标准来组织,更好地与工业界、与国际接轨,为学生直接面向工业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践行工程型人才培养理念。
1.2 设立CDIO子项目,将教学改革落在实处
目前,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正在实施以“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全面启动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我们已经在全院分两批共立项20个CDIO子项目,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这些子项目分别从专业、课程群和单门课程3个层次展开CDIO教学改革,以CDIO大纲V2.0为指导,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4个CDIO关键环节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CDIO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这些子项目以构思、设计、实现和实施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精心规划、实施于不同教学阶段的改革。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与CDIO子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能力培养和综合发展的目的。各CDIO子项目可以以课程、课程群、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单位,组成教学改革团队,进行各子项目的实施。各子项目按照CDIO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的指导下进行实施。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该项工作的指导、检查、评审和验收工作。
1.3 建立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CDIO的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本团队明确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层:高层次国际软件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软件开发训练,能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第二层:领域软件人才。针对云南省支柱型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开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工程训练,具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