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负压法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探究.doc

发布:2017-08-12约2.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负压法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探究【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负压法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寻求一种更简便的适合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法。方法:选择2009-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治疗并带有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和负压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结果:用传统的输液前的冲管方法和负压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进行输液速度、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同传统的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冲管的方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失为另一种高效的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输液; 负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2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品,已于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十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台湾)也已取代头皮针[1],是临床上用以输液的中介输液治疗方法,用这种输液方法,可以避免每天进行静脉血管的穿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这种方法在传统上要经过不可少的两个步骤,输完液时的封管和输液前的冲管,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以来针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前冲管这一步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找到了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治疗并带有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凝血四项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征求主管医生及患者的知情同意,留置针留置时间均在3~5 d,所用留置针均为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针管回缩式聚氨脂静脉留置针,规格24 G×19 mm,所用静脉输液器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1.2 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输液后的封管和输液前的冲管;实验组采用负压方法进行输液前的准备,具体如下: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架上,按一次性输液排气方法进行排气,排气成功后将输液带悬挂于输液架上,检查患者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是否固定牢靠,完好后消毒浅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处,取下排好气的输液带,将输液器的开关拨至乳头连接处上端20 cm以上,将针头从浅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中心处穿入,打开浅静脉留置针的开关,在输液器的乳头连接处往上端20 cm以内,双层挤压输液管,间歇进行3~5次,可见浅静脉留置针针管内有血液回动,打开输液器的开关,见液体滴入顺畅,将输液针头固定于浅静脉留置针上,调整输液滴速,向患者解释,置患者于舒适卧位。两组在封管时均采用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的正压封管[2]。 1.3 评价方法 记录每例单次静脉留置针留置至拔管期间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率,留置时间及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判断:穿刺点局部组织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堵管:缓慢推注有阻力,回抽无回血。拔管时间标准:按美国静脉输液协会护理标准规定,留置时间为72 h,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3]。输液速度:用传统的输液前冲管的方法或负压法,输液前的最快速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堵管发生率情况比较    例(%) 组别 堵管发生率 静脉炎发生率 对照组(n=200) 12(6) 10(5) 实验组(n=200) 10(5) 8(4) P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输液速度、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用传统的输液前的冲管方法和负压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进行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速度、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液速度、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x±s) 组别 输液速度(ml/min) 留置时间(d) 对照组(n=200) 4.15±1.22 5.31±0.82 实验组(n=200) 4.23±0.71 5.85±0.36 P值 0.05 0.05 3 讨论 浅静脉留置针由于其能够避免患者的反复静脉穿刺,近几年来,受得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在有些病区和医院,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达到了95%以上,但在传统上,浅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前都要进行冲管这一程序,而用负压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完全避免了这一程序,大大减少了患者的输液成本,同时,也使得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输液前的准备工作时间缩短,间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有效工作时间。 用负压法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当输液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