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道江特大施工组织.doc

发布:2017-06-11约15.77万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道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DK34+022二道江特大桥为26孔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全长860.5米,明挖基础直线桥,是施工段内最大桥梁。墩身采用整体钢模板,配合塔吊、汽车吊施工;混凝土由本标段所设立的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全桥共25个桥墩,其中:3#~7# 5个跨河高墩为圆形变截面空心桥墩,高度32m~41m;其它均为园端形实体桥墩,高度22m~29m桥墩8个,高度9m~19m桥墩12个墩;桥台为T型。按照墩身结构形式及墩身高度将全桥墩、台工程分成三个施工段,平行作业,具体分段如下:0#~7#为第一施工段,8#~14#为第二施工段,15#~26#为第三施工段;三个施工段中,3#~7#墩位于主河道,同时,又是圆形变截面空心高桥墩,施工难度大;所以,我们把3#~7#墩施工作为本桥的施工重点,在施工中以空心高墩为主,三个施工段同时施工,达到平行作业的总体施工部署。 主要工程数量 1、开挖基础土石方; 34505 m3 ; 2、新建圆端形变截面空心桥墩: 5个; 3、新建圆端形实体桥墩: 20个; 4、新建T型桥台; 2座; 5、基坑回填土石方: 30405 m3 ; 6、浆砌片石护坡: 301.5m3 ; 7、其他工程: 1项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Ⅱ级; 2、正线数目:单线; 3、限制坡度:14.5‰; 4、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化条件; 5、牵引质量:1500t,远期双机3000t; 6、设计活载:中-活载 7、洪水频率: 1/100 四、工程特点、难点及重点 该桥梁长度大、墩身高、技术复杂;施工的重点及技术难点为圆形变截面空心高墩,最高桥墩:43.4m。 五、施工组织机构 职 务 姓 名 职 责 项 目 经 理 张学民 对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建设负全责。 项 目 书 记 张亚民 主要负责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文明工地建设。 项 目 总 工 谢贵人 主管项目的技术、验工、预算及计划工作。 技术负责人 杜 枫 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安 质 部 长 石广富 负责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物资设备部长 朴万春 负责项目的物资、设备管理工作。 计划财务部长 赵度宝 负责项目的计划、财务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 徐国平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并代理现场施工调度 作业队长 刘会文 王建伟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及日常管理。 总体施工方案 ㈠、工期目标 本施工段的工期目标为:2006年4月15日开工,2007年6月15日竣工,总工期日历天数为426天。附:工程进度施工横道图。 ㈡、质量目标 消灭一切工程质量事故,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达铁道部级优质工程,满足全线创优规划的要求。 ㈢、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为“二杜绝、一消灭、一确保”。 即: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消灭职工(含民工)重大伤亡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㈣、环保目标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施工污水排放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噪声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100%;施工临时占地恢复植被率100%。 ㈤、施工队伍安排 设置1个施工队,其中:机械作业班1个,模板作业班1个,钢筋作业班1个,混凝土作业班1个,脚手架作业班1个。 ㈥、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该桥的实际走向和现场实际调查、收集的资料,充分考虑本桥的工程特点和我施工队的实践经验,按照项目经理部统一部署,快速展开施工,合理配置资源,平行组织施工,加快本桥的施工进度,为实现本标段2006年3月1日开工,2008年11月15日竣工的总体工期目标提供保证。 本桥与既有运材道路有一处交叉,施工时,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既有道路畅通及行人、车辆通行安全。 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提前防范,全过程控制。确保质量全部达标、施工绝对安全。 队伍进入现场后强化全体参战人员的质量意识,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对每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要求。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做好全桥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实现开工必优,全线创优的质量目标。 本桥施工以圆端形变截面空心高墩为主,圆端形实体桥墩为辅展开全桥各分部工程施工。圆端形变截面空心高墩是控制全桥工期的关键工程,以空心高墩为中心,各施工作业班采取“大平行、小流水”的作业方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展开全桥各分部工程的平行、交叉施工作业。在施工中要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