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班月考 分析和总结.docx
预科班月考(二)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分命题:范以强)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B、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
C、青春总是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姗姗()而来。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类拔粹
南辕北辙
声色俱厉
波涛汹涌
B、侍才放旷
相提并论
唤然一新
与日俱增
C、震天撼地
无动于衷
冲耳不闻
呕心沥血
D、铤而走险
蓦然回首
以身殉职
未雨绸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又一见证。
B、今年冬季,我国在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征集新兵的试点工作,地方政府各行其是,制订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征兵方案。
C、马房区街道办事处为空巢老人举办联谊活动,小区里锣鼓喧天,大家载歌载舞,老人们感到无比的快乐。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
出。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谦让勤俭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
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 )
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1
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5)(2)(4)(1)(3) B、(1)(5)(2)(4)(3)
C、(5)(4)(3)(1)(2) D、(1)(4)(2)(3)(5)7、古诗词默写(共11分,每空一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唱出了“ , 的豁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 ,江春入旧年。
(5)君问归期未有期, 。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
的执着于奉献;让我们走近马致远,去领略
“
,
的乡愁。
8、按要求完成下列对联题(任选其一)(3分)
上联:考场争锋,谁是榜首?下联:
一年岁末,一秀才看到几枝白色梅花,在漫天飞雪中傲然绽放,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吟毕,秀才怎么也对不出下联,第二年暮春的一天,秀才到村边散步,看到几株柳树在春分吹拂下翩然舞动,一时灵感飞动,马上对出了下联:
二、阅读理解(共 分)
(一)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9 13题(共16分)
鹳雀楼
中华民族又称为华夏民族。“华夏”一词的“夏”指的是历史上的大夏民族,它的繁荣正是以尧舜禹为象征的,活动的核心就在河东一带。而据《太炎文录》说,“华”指的是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西为华,东为夏,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址西的鹳雀楼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
鹳雀楼立晋望楚,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古往今来,诗因楼作,楼因诗名者众。滕王阁因而出名,岳阳楼因而不朽,黄鹤楼因崔颢、李白而名扬天下,鹳雀楼也因王之涣而名留千古。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关注下,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重建后的鹳雀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奇特,艺术精湛,装饰古朴、凝重、和谐,集中体现了北方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内涵。整体建筑以高台为基,外观三层四檐,楼身总高73.9米,比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都要高;古建筑
2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