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唐书卷五·后主书第五》(上).docx

发布:2025-01-29约2.5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PAGE

PAGE1

《南唐书卷五·后主书第五》(上)

北宋·马令

呜呼!春秋之时,君薨,明年正月,公即位。自桓公始,宣、成而下,未尝革也。昭公薨于乾侯(1),定公于明年夏六月戊辰即位者,其故何哉?盖非常之变,起于不可测;非常之礼,行于不得已。古之人,观会通(2)以应世,则处非常之变,用非常之礼者,皆《礼经》之所不得而考也,义起于情而已矣。且诸侯薨于路寝(3),而昭公客死于乾侯者,非常之变,起于不测也。嗣君释冕反丧(4),而定公即位于明年六月者,非常之礼,行于不得已也。

元宗殂于豫章,后主留守建康,必待丧还,既殡而后即位,其偶合于定、昭之事乎?且圣人制礼,立天下之大经,为天下之大防(5)也。情伪(6)之变无穷,而礼之所载有常。以有常之礼,御无穷之变,则亦随其宜而已矣。故礼不尽而义有余,则礼以义起;义不足而礼有余,则义以礼达。君子遭变乱,而无旷于礼者,在审其义尔。夫丧,礼之大典,《礼经》载之详矣。而曾子之所问者,《礼经》有所不及也。变礼之不测,《曾子问》载之详矣。而国君薨于外,世子立于内者,《曾子问》有所不及也。非趋时而合义,其孰能与于此哉?

徳虽不竞(7),孰匪天亡(8);日月俱照,爝火销光(9)。作《后主书》。

后主,名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元宗第六子也。少而聪慧,善属文,工书画。初封安定郡公。淮上兵起,为神武军都虞候、沿淮巡抚使,累迁诸卫大将军、诸道副元帅,封郑王。太子冀卒,四兄皆早亡,以次为嗣,改王吴,拜尚书令、知政事。建隆二年,元宗南迁,立煜为太子,监国。六月,元宗殂于豫章。七月,丧还建康,太子即位。尊母钟氏为太后,太后父名太章(10),故改号圣尊后。妃周氏为国后。封弟从善为韩王、南都留守,从益邓王,从谦宜春王,从度昭平郡公,从信文阳郡公。以右仆射严续为司空,依前平章事。大赦境内,文武进位有差。罢诸路屯田使,委所属令佐,与常赋俱征。(初,南唐屯田置使,专掌。至此罢其使,而屯田佃民,绝公吏之挠。)八月,鄂州王崇文卒,以南郊巡检使黄延谦为武清军节度使留后。冬十月,以南都留守韩王从善为司徒,兼侍中、诸道兵马副元帅;以邓王从益为司空、南都留守。下令诸司无职事官,四品以下至九品,日二员待制于内殿。泉州刘从效,遣其子绍基来贡。

三年,刘从效卒,州人立其次子绍镃为留后。绍基未还。统军使陈洪进执绍镃并其族,送于金陵,推立其副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洪进逐之,自称留后。国主即以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以绍基为殿直军都虞候,绍镃为监门卫中郎将。句容尉张秘上言“为理之要”,词甚激切。国主手批慰喻,召为监察御史。以神武统军朱业为宁国军节度使,以润州林仁肇为神武统军。秋七月,建州陈诲卒,礼部尚书潘承祐卒。以江州何洙为左武卫上将军,封芮国公,以宣州朱业镇江州,以神武统军林仁肇为宁国军节度使。

乾徳元年(11),夏,左武卫上将军何洙卒。秋七月,以兵部尚书游简言知尚书省,迁右仆射。是岁,南平髙继冲归于京师,国除。初,金陵台阁、殿庭皆用鸱吻(12)。自乾徳后,朝廷使至,则去之;使还,复用。

二年,春正月,始用铁钱。以铁钱使、户部侍郎韩熙载为兵部侍郎、勤政殿学士。初,烈祖将殂,谓元宗曰:“徳昌宫泉布(13)亿万缗,以给军用。吾死,善修邻好。北方有事,不可失也。”及元宗即位,兵屡起,徳昌泉布既竭,遂铸唐国钱,其文曰“唐国通宝”。又铸“大唐通宝”,与“唐国”钱通用。数年渐弊,百姓盗铸,极为轻小。保大末,兵窘财乏,钟谟改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径寸七分,重十八铢,字八分书,背面肉(14)好,皆有周郭。谟诛,遂废。至是,有铁钱之议,每十钱以铁钱六、杂铜钱四。既而不用铜钱,民间但以铁钱贸易,物价增涌。民复盗铸,颇多芒刺,不及官场圆净。虽重其法,犯者益众,至末年,铜钱一当铁钱十。礼部侍郎汤悦上言:“泉布屡变,乱之招也。且豪民、富商不保其赀,则日益思乱。”累数百言,不报。夏,鄂州黄延谦卒,以宣州林仁肇代。九月,封长子仲寓清源公、次子仲宣宣城公。冬十月,仲宣卒,追封岐王。十有一月,国后周氏殂。

三年,春,葬昭惠后于懿陵。蜀孟昶俘于京师,国除。以江州朱业为神武统军侍卫都军使,以虔州留后柴克贞为奉化军节度使。夏,以司空、平章事严续镇润州。秋九月,圣尊后钟氏殂,召南都留守、邓王从益还都,以鄂州林仁肇为南都留守、南昌尹,葬光穆皇后于顺陵。(朝廷许元宗追复帝号,故钟氏称皇后。)

四年,夏五月,以吉州刺史杨守忠为武清军节度使留后。冬十月,神武统军朱业卒。十有二月,润州严续卒。

五年,春,命两省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国主引与谭论,或至夜分。

注:

乾侯(干侯),中国古代地名。周定王时期,黄河下游改道东移,始于黄河故道置乾(干)侯邑,言其地水常涸也,与旱干之干音义同。

会通,会合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