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14.电气安装与维修竞赛规程.doc

发布:2017-06-06约7.0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淮北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 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电气安装与维修 赛项归属产业:电工电子类 二、竞赛目的 促进与电工技术相关专业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探索与电气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三、竞赛内容 比赛时间为4小时。 由参赛队按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根据施工单安排的工作任务及给定的技术资料,完成配用电装置和照明装置的安装。配用电和照明装置安装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的内容和标准验收。 (2)根据施工单提供的某设备电气控制原理图和电气控制说明书(控制对象不超过3个),完成控制电路的连接、相关元件的参数设置,并调试该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达到技术要求。 (3)按工作票安排的维修任务,排除赛场提供的某设备电气控制电路板上所设置的故障,使该电路能正常工作。 (4)完成施工记录和维修工作票相关栏目的填写。 四、竞赛方式 (一)竞赛方式 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按要求共同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每校限报3队。 (二)组队要求 1. 参赛选手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1周岁的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在籍学生。参赛选手需有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没有取得上述证书的,须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证明选手已经参加并通过了电工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三)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地参赛。东道主队安排在首场比赛。 (四)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位号,参赛队比赛前3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进场前15分钟抽签决定赛位号,抽签结束后,随即按照抽取的赛位号进场,然后在对应的赛位上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赛位号由参赛选手抽取,抽取赛位号的步聚: 1.抽签由赛场工作人员主持; 2.参赛选手随机抽取赛位号,并在赛位记录单上签名确认; 3.赛位号不对外公布,抽签结果由赛项办公室密封后统一保管,在评分结束后开封统计成绩。 五、比赛规则 1. 参赛选手必须准时到达比赛赛场,按抽取的抽签顺序号抽取工位号并按抽得的工位号就位。没有宣布检查设备和摆放工具前,选手不得进行相关操作。检查设备和摆放工具的时间为10分钟 2. 在比赛正式开始前10分钟发放工作任务书,未宣布正式开赛前,选手只能阅读工作任务书和完成设备检查和工具摆放等。 3. 选手进入赛场后,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因病或其他原因需要离开赛场或终止比赛,须经赛场首席评委同意,并在赛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并在赛场工作人员指引下到达指定地点。 4. 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更换零件、元件或器件时,可举手向赛场评委报告,填写更换元器件名称、更换原因和更换时间(更换时间从填写赛场记录开始到更换完成为止)并签字确认后,由赛场评委安排赛场技术支持人员更换。更换的元件经赛场技术支持人员检测与选手填写的更换原因不符时,应告知选手并按评分细则扣分。 5. 按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参照相关项目验收的国家标准,制订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评分细则。选手完成不是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内容,不计入比赛成绩。 6. 选手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操作规范。赛场记录的违规操作,根据扣分细则予以扣分。 7. 选手参完成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任务和终止比赛后,应在指定的地点等待,在参与相关项目的评价后方可离开赛场。 六、评分方式与奖项设定 (一)评分方式 1. 评分标准及分值 根据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结合电气安装与维修验收规范国家标准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项目 分值 比例 内容要求 正确性 理论知识 20% 应用理论知识对工作任务中的指定问题进行书面解答,解答符合题意、卷面整洁。 排除维修工作票指定任务并填写相关故障分析的书面内容。 实际操作 50% 元器件、线路安装的验收项目,不超过验收标准中允许的偏差,元器件的参数设置可靠合理,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连接的配电、照明和控制电路能实现工作任务指定的功能,维修后的电气控制系统能恢复正常工作。 工艺性 实际操作 20% 元器件、线路安装的工艺步骤合理,方法正确,符合工艺要求、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整齐、美观、可靠。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符合规范,两人分工协作,配合默契。 职业与安全意识 10% 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