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6-03-20约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一 测试仪表基本配置及使用 实验目的: 掌握Sprirent TextCenter 测试软件的基本操作 掌握测试端口的占用并配置 掌握默认测试流量并创建 掌握查看测试结果的基本方法2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 使用 TextCenter图形用户界面配置管理硬件机框及板块、控制测试的进程。使用Result Reporter软件查看测试结果,生成专业的测试报告。 : 相关参数的配置如下图: 占用2个端口并配置,连接: 查看2个端口的信息: 2个端口开始进行测试: 查看测试结果: 观察与端口有关的流量: 实验结果: 同实验步骤中的截图。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Sprirent TextCenter 测试软件的基本操作测试端口的占用并配置,默认测试流量并创建,查看测试结果的基本方法 一、 1)描述交换机转发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法 掌握运用测试仪表向导功能进行以太网全网状转发性能测试的基本技能二、 本实验的物理环境和逻辑结构如图8.40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 实验内容 了解网络转发设备输入和输出流量的关系; .通过测试仪表所提供的测试向导(WINZARD)进行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 实验步骤 配置测试仪表 配置软件环境: 配置测试仪表端口 进行测试仪器端口的预订: 测试仪器端口的参数设置: 选择RFC2889测试: 转发测试的端口选择: 生成全网状流量拓扑: 全网转发下的测试参数设置: 以太网转发下的测试选项: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配置完成。 运行测试 点击开始进行测试: 选择YES: 四、 由于实验室的协议使用期限到期,测试出错: 因而只能了解配置过程。 五、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运用测试仪表向导功能进行以太网全网状转发性能测试, 一、 1)理解交换机地址学习的原理。 2889关于以太网地址表容量测试的方法。 2889关于地址学习速率测试的方法。 掌握用测试仪表的Wizard功能实施以太网地址学习性能测试的技能,二、 本实验的物理连接与实验2类似,如图8.40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 本实验中,至少要选用DUT上的1如下。 图3.1 以太网地址学习性能测试的逻辑拓扑 1)测试环境的搭建 参考图1 2)软件配置 向导配置的过程: Wizard —— Rfc2889 —— Address Caching Capacity选项,如图2所示。 2 进RFC 2889地址表测试向导进入RFC 2889 Address Caching Capacity 界面后,单击右下角的Reset按钮,清除当前已存在的配置参数。 注明:在实际操作中,不用Reset,按了Reset后会直接退出程序。 阅读完毕右侧的测试说明,单击Next按钮,进入Select Ports阶段,将全部四个端口选中,如图3所示, 图3 RFC 2889 Forwarding中的端口选择然后单击Next按钮,出现Configure Traffic 对话框,如图4所示 4 RFC 2889 Forwarding中的流量描述器 3.选择测试拓扑 4.完成端口与主机的MAC地址设置 5.地址容量测试的参数设置如下图 6.在接下来的测试选项(Text Option)阶段,建议采用系统的默认配置。然后单击Finish 按钮,完成向导对话设置,如图所示 7.回到系统主界面后,在Command Sequencer 面板中会出现一条形如RFC2889:Address Caching CapacityTest的命令 四、 缺少相关证书,实验结果无 五、通过实验,我基本理解了交换机地址学习的原理,2889关于以太网地址表容量测试的方法,2889关于地址学习速率测试的方法及用测试仪表的Wizard功能实施以太网地址学习性能测试的方法。可惜没有实验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