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6300字.docx
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行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竞争主体加入并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多数影视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逐渐开始把影视作品推向国际市场,以期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国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政策助推中国影视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融入海外市场。然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影视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海外市场中异军突起,完成企业的进一步蜕变,是每一个影视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华谊兄弟的国际化的经营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华谊兄弟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多元化业务加重经营压力、过度依赖电影业绩、影视作品营销障碍、文化折扣风险这四个问题,并从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整合业务板块、优化国际营销渠道、内外融合减少文化折扣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华谊兄弟;影视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目录
TOC\o1-3\h\u16882摘要 II
8694一、引言 1
17987二、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现状 1
25731(一)华谊兄弟公司简介 1
8125(二)华谊兄弟发展历程 2
17870(三)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发展现状 2
16205三、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5
30447(一)多元化业务战略加重经营压力 5
28186(二)过度依赖电影业绩 5
20246(三)影视作品营销障碍 5
13975(四)文化折扣风险 6
1768四、优化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对策建议 6
20198(一)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6
9158(二)整合业务板块,实现融合发展 6
22411(三)优化国际营销渠道 7
14912(四)内外融合减少文化折扣 7
6275五、总结 8
10570参考文献 9
TOC\o1-3\h\z\u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生活日新月异多姿多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的文化作品需求日益旺盛,对影视企业的影视作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撑是国产影视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垫脚石,2019年,国内文化产业贸易平稳运行,文化产品出口总额接近1000亿美元,较上年增幅为7.9%,贸易顺差883.2亿美元,增长6.8%。我国对东盟、欧盟出口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长47.4%和18.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达24.9%。
中国电影行业在影视制作技术、海外市场布局、消费者市场管理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取得的发展成果令世界瞩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影视公司与海外知名影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吸收国际影视行业优秀企业的制片技术和经营发展经验,联合打造国际性影视合作项目,合作大片的拍摄制作、出品了一大批优质影视作品。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各国影视企业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展开竞争,开展国际分工,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寻求更宽广的收入增长空间。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随着世界电影产业格局的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不再屈于国内市场这方寸之地,走上更广阔的国际化道路。一些发达国家的影视企业在上个世纪已经结合自身发展开始了国际化布局,并按照经营规划顺利地实施。这些发达国家的影视企业有了自己较为成熟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在国际化道路上经过多年打拼,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为国际化经营道路上的后起之秀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历史经验。
二、华谊兄弟国际化经营现状
(一)华谊兄弟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由王忠军和王忠磊两个兄弟共同创立,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华谊兄弟进入影视创作和发行行列。2009年,华谊兄弟成为第一家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近年来,华谊兄弟在战略上领先于同行,大胆创新并积极开拓市场,成为中国娱乐影视界的公认引导者。
(二)华谊兄弟发展历程
表1华谊兄弟发展历程
年份
事件
1994年
华谊兄弟成立公司
1998年
正式进军影视行业
2001年
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开始国际化的融资模式
2004年
启动合拍机制,与索尼-哥伦比亚合拍了多部影片
2007年
与中国香港英皇影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2009年
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上市影视娱乐公司
2011年
与韩国UAM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军韩国电影市场
2012年
在香港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