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6
危害、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
批准:刘刚
审核:王玉刚
编制:安全处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
序号
部门或施
工阶段
作业活动
潜在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一、工前准备
L
E
C
D
3
有
1
接桩
测量
测绘点未设明显标志
车辆伤害
V
6
1
15
90
3
有
2
测绘人员未穿工作服
6
1
15
90
4
有
3
作业区无警戒线隔离措施
3
16
15
45
4
有
4
使用工具、机具有缺陷
物体打击
6
3
7
252
4
有
5
违规操作
坍塌、坠塔、物体打击
6
6
15
270
4
有
6
伐木
无专人指挥
物体打击
6
6
7
252
4
有
7
机具缺陷
6
6
7
252
4
有
8
未设警戒
6
6
7
252
4
有
9
未系安全带
坠落
6
3
7
252
4
有
10
改移管线
无专人指挥、未设警戒
物体打击
6
3
15
270
4
有
11
物探
挖坑
放坡不规律
坍塌
6
6
15
270
4
有
12
沟边荷载过大
3
6
7
126
3
有
13
无明显警戒标志
坠落
3
6
3
54
2
有
14
未及时回填
高空坠落
3
6
3
54
3
有
15
沟边无防护措施或过沟搭设有缺陷
6
6
3
96
2
有
16
工具引用不当或工具有缺陷
物体打击
6
3
3
54
3
有
17
下管
操作人员过于密集
机械伤害
3
6
7
126
3
有
18
管理不协调
物体打击
6
3
7
126
2
有
19
工具、机具操作不当
3
3
7
63
2
有
20
机具防护有缺陷
3
3
7
63
2
有
注: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人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定量评价(LEC法)。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
序号
部门或施
工阶段
作业
活动
潜在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21
通电
架空线
抬运电杆无人指挥或指挥部不当
物体打击
V
3
6
3
54
2
有
22
立杆
无人指挥或指挥不当
3
3
15
135
3
有
23
上金具(紧线)
无防护措施
高空坠落
3
3
15
135
3
有
24
防护用品有缺陷
6
3
15
270
4
有
25
物品绑扎不牢
物体打击
3
3
15
135
3
有
26
放线
无人指挥或指挥不当
车辆伤害
6
3
7
240
4
有
27
操作不当
物体打击
3
3
15
63
2
有
28
电滥
挖沟
放坡不规范
坠落
3
2
7
90
3
有
29
施工人员密集
物体打击
3
3
7
63
2
有
30
回填
施工人员密集
3
3
7
63
2
有
31
送电
人员操作不当
触电
3
3
7
135
3
有
32
防护用品有缺陷
3
3
15
135
3
有
33
平整场地
平整
场地
机动车运输不当
车辆伤害
3
3
15
63
2
有
34
人员使用工具操作失误
车辆伤害
3
1
7
45
2
有
35
整实
机械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
3
6
3
126
3
有
36
机械漏电
触电
3
3
7
135
3
有
37
立围档
未挡板装运不当
物体打击
3
3
15
63
2
有
38
未挡板安装不牢
3
6
7
126
3
有
39
砌基础人员操作不当
3
3
3
24
2
有
40
钢钎砸断地下物
触电、物体打击
3
6
7
126
3
有
41
吊运
集装箱
吊车支立不稳固
物体打击
3
6
15
270
4
有
42
指挥不当
起重伤害
3
3
15
135
3
有
43
吊装绳索操作、脱钩
物体打击
3
6
126
3
有
注: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人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定量评价(LEC法)。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
序号
部门或施
工阶段
作业
活动
潜在的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44
平整场地
砌房屋
抬运电杆无人指挥或指挥部不当
坍塌
V
3
3
15
135
3
有
45
无人指挥或指挥不当
高空坠落
3
3
7
163
2
有
46
无防护措施
物体打击
3
6
3
135
2
有
二、进场施工
有
47
打桩
测量放线
无人指挥
车辆伤害
3
3
15
135
3
有
48
设备运输
司机违章
交通伤害
3
3
15
135
3
有
49
钎探
人员操作工具不当
物体打击
3
2
7
42
2
有
50
工具缺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