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T 0077-2002邮政统计指标分类与代码编制规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03. 240M85YZ备案号:10544—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YZ/T 0077—2002邮政统计指标分类与代码编制规则Classification and rules of coding for the postal statistical indices2002-06-11发布2002-08-01实施国家邮政局发布
YZ/T次前言范围2分类方法3代码编制规则4代码管理
YZ/T 0077—2002前言本标准规定了邮政统计指标的分类及代码编制规则,是对现有和可预见的未来扩展指标进行分类与赋码的依据。该标准的制定对于邮政统计信息的交换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以国家和邮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现有邮政统计方面的有关规定,提出了邮政统计指标的分类方法。对于今后新增加的属本标准范畴内的统计指标,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与编码。本标准由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辉张志云种军I
YZ/T政统计指标分类与代码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邮政统计指标的分类及代码编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对政统计指标进行分类与编码。2分类方法2.1邮政统计指标层级类别邮政统计指标的分类采用层级分类法,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4层。邮政统计指标类目2.2.1层次的基本划分原则#)业务按函件、包裹、特快专递、机要、报刊、汇兑、储蓄、集部、物流、离函广告制作、邮政礼仪、代理代办、其他排序。b)寄遵范围按国内、港澳、台湾、国际排序,国内业务按省际、同城、异地排序。e)邮件按出口、进口、转口排序。d)邮路按一级、二级、邮区内,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及其他排序。e)作业环节按营业、分抹、封发、运输、投递及其他排序。f)人员按管理、技术、营销、营业、投递、内部处理、运输、生产辅助、其他排序。层次划分示例:画性业务量国内通件业务量漂澳面件业务量台清函件业务量国际西件业务量出口国际件业务量进口国际通件业务量包真业务量12.2.2邮政统计指标大类邮政统计指标分为11个大类,见表1。表1邮政统计撑标大类及大类代码代码名称说9A业务量B产品量c增加值D财务E运营质量
YZ/T1 (统)代码名称说生产能力G固定资产投资H人力资源科研开发经营环境和服务水平其他2.2.3邮政统计指标中类a)业务量按邮政业务总量、函件业务量、包裹业务量、待快专递业务量、机要业务量、报刊业务量、汇兑业务量、储蓄业务量、集邮业务量、物流业务量、商函广告制作量、邮政礼仪业务量、代理代办业务业务量、其他排序。b)产品量按邮政通信总量、邮件处理产品量、邮件运输产品量、其他排序。c)增加值按中间消耗、增加值分配、其他排序。d》财务按邮政业务总收入、邮政业务总支出、邮政业务利润、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社会贡献总额、综合评价、其他排序。e)运营质量按总包损失延误量、给据邮件损失延误量、机要通信质量、报刊发行质量、汇兑质量、邮政案件、查单、验单、赔偿、邮件规格及时限检查、邮件误收误投、其他排序。f)生产能力按邮政设备、邮政主要设各运行维护质量、邮政网路、邮政房屋及场地、用品用具、其他排序。g)固定资产投资按固定资产计划投资、固定资产年计划投资、投资完成额、不同构成授资完成额、不同建设性质投资完成额、不同资金来源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模、新增围定增产、新增生产能力、其他排序。h)人力资源按人员期末人数、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员按岗位分类情况、从业人员按专业分类情况、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人员索质情况、劳动报酬和生费情况、保险福利情况、社会保险和补充保险情况、劳动安全与争议及职工参与、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资源、离退休人员情况、企业下岗职工情况、其他排序。i)科研开发按科研机构情况、科研课题情况、科研收人、科研支出、科研投人、科研条件、其他排序。i)经营环境及服务水平按经营环境、服务水平、市场占有率、其他排序。k)其他按能源消耗、库存量、邮政业务用户构成、其他排序。代码编制规则3.1编码方法邮政统计指标采用层次编码法。3.2代码结构邮政统计指标代码为4层6位字母数字混合码,每一层级采用顺序码,结构见图1。
YZ/T类(2位数字01-99)小类(2位数字01~99)中类(1俊大写拉丁字学)大类(1位大写控丁字每)图1代码结构3.3大类代码邮政统计指标第一层级代码表示指标大类,用一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其中字每1和0不使用,字母X表示大类的收容项。大类代码见表1。3.4中类代码邮政统计指标第二层级代码表示指标中类,用一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其中字母1和O不使用,字母X表示中类的收容项。表2给出了部分中类代码示例。表2中类代码示例代码名称说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