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的一些思考 .doc

发布:2018-11-11约4.8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的一些思考 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的一些思考 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的一些思考 县文化(旅游)局 我县处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无论是 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的总量和发达地区比,明显不足, 且处于欠优势地位。但我县有自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旅游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对外交通通畅快捷,配套服务设 施比较健全,只要我们面对现实把握机遇,超前思维,科 学规划,扎实工作,就一定能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县旅游资源种类及其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根本。无论是制定我县旅游业 总体发展规划,还是思考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都必须对 我县旅游资源情况有个比较详尽的了解。 我县旅游资源大体上分六大类。 1、 地文景观类。全国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13 种,我县唯有内陆型的小型岛屿一种,即九龙口的龙珠岛。 2、 水域风光类。全国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7 种,我县有风景河段、荡滩2种。风景河段首推蔷薇河; 荡滩建国初期约15万亩,现约有7万多亩,集中分布在蒋 营、恒济、建阳、沿河等镇。 3、生物景观类。全国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6 种,我县拥有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栖息地2种。古树名木 指的是五谷树;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因为我县芦荡众多, 草密柴盛,食料丰富,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长,据不完全 调查,在我县境内栖息、繁衍的珍贵禽类、爬行动物有60 多种,水生动物30多种。 4、 古迹及建筑类。全国古迹及建筑类旅游资源共划分 为32种,我县有10种。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如 上冈镇的“铁屎湾”;政治军事遗址,如钟庄镇古桥村左庄 的新四军军部驻地,刘少奇住地、乔冠华故居;古城或城 堡遗址,如蒋营的收成村;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如高 作镇的高作寺,辛庄镇的古净慧寺,建阳镇的泰山寺,蒋 营镇的龙王寺等;碑碣,如蒋营镇的晋东海王墓碑,建阳 镇的“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等;陵寝陵园,如庆丰镇 的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墓,如草埝口镇的汉墓群、 恒济镇的汉墓群、庆丰镇瓦荡村的元代新兴场典史崔彬墓。 塔,如辛庄镇的朦胧古塔;厂矿,如森达集团、建湖花炮 厂;纪念地,如陆秀夫纪念馆。 5、 消闲求知健身类。主要是文化、娱乐场所,如文化 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场、影剧院等,而且我县是全国 “杂技之乡”、江苏“淮剧之乡”。 6、购物类。市场与购物中心,建湖地方特产琳琅满目, 主要有森达皮鞋、建阳御饼、藕粉园子、建湖茶果、喜庆 牌香醋、黄海牌三伏酱油、湖光牌糖心皮蛋、中国冻鸭、 大桥牌龙凤高升。 可以看出,我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诸多方面 因素,尤其是人们旅游意识淡薄,导致我县旅游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不高,景区(点)建设速度不快,现状不容乐观。 以四个景区(点)为例: 作为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九龙口。八十年代初,兴 建的龙珠楼为当时的九龙口增添了一道风景线,如今,龙 珠楼黯然失色,九条河中围网纵横,河面上油污、杂草漂 浮,除增添了几艘划船、小型电动游艇外,造成严重污染 的柴油动力船还在使用。游人常常感叹:“九龙口没有多大 变化,可看、可游、可乐的地方太少了”。近年来,县、镇 两级政府己把九龙口的开发利用和景区建设摆上了议事日 程。今年,国家旅游局拨款1 20万元,省财政厅拨款50万 元,专门用于九龙口风景区的建设。20xx年,县政府已把 龙珠岛首期工程列为全县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蒋营镇 政府明确专人负责,正在抓紧实施这项工程,预计年底, 龙珠岛驳岸、龙珠岛绿地将建成,龙珠楼将修茸一新。陆 秀夫纪念馆和乔冠华故居是我县古迹与建筑类旅游资源。 陆秀夫纪念馆是由建阳镇居委会通过民间集资、募捐筹款 所建,首期工程己建成忠烈堂、读书处、碑林和盐城市陆 秀夫研宄会办公用房,年初已对外开放,后继工程资金还 没有着落。乔冠华故居面貌依旧,庆丰镇政府计划对故居 进行扩建,但由于多种原因迟迟没有实施。耸立千年的朦 胧古塔,始建于宋、复修于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 较高的开发价值。今年,辛庄镇政府通过民间融资,己在 古塔东侧新建“肉身堂”,除此,“一河两水双流月”、“一 里不到九座桥”等十大奇景、商贾如云的古朦胧街均有待 开发。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制定了 21 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旅游经济的快 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这是因为旅游业一方面既要 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增色添彩, 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为安置就业,帮助脱贫,促进全民小 康做出不懈努力,这一双重角色和使命,使旅游业快速发 展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旅游业可以在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上有所作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和农民是重点。我县是农业县,要 实现省委提出的“江苏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