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doc

发布:2018-11-12约3.8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城 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 事业、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相对于涿鹿这样一个农业传统大县而言,要紧紧抓住被列 入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抓 好规划,完善布局,突出特点,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城乡 一体化发展。 一、高点定位,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编 制规划时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 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 首先是完善好城市建设规划。经过近两年“三年大变 样”工程建设,涿鹿县城“一城二区二环”的城市总体布 局已初具规模,“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己经形成,城 区面积由原来的4. 5平方公里拓展到11 .6平方公里。今后 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重点是体现“拓展框架、完善功 能、提升品位”的理念,在注重项目建设连续性的同时, 做到拆迁与建设并重,完善城市框架与改善民生并重,进 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将县城与周围乡村的居民点作为 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 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 其次是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 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中 心小城镇的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 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城镇布 局,以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工业型、农业型、 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 培育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比如,矶山镇是旅游大镇, 就要依靠旅游资源发展;张家堡镇区位优势明显,就要依 靠科技园区发展;河东镇石材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石材开 发发展;武家沟镇煤炭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煤炭资源大做 文章。根据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 合理分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 二、强化支撑,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化 近年来,我们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全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全面加强招商引 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技园区基本上形 成了以高科技产业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主体的特色园区发 展框架,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达到48家,供水、道路、绿化 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大楼已经 竣工即将投运。在今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高峰论坛上, 我县科技园被评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被省政府 列入了全省百家重点培育产业聚集区。今后要继续加大科 技园区项目聚集力度。一是鼓励企业整体搬迁或扩建项目 进驻园区,整体搬迁的企业税收归属按原渠道执行。二是 紧紧抓住列入全省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良好机遇,充 分利用我县科技园区这一招商平台,继续完善高新技术产 业园、农业产业化园、机械加工制造园的一区多园运作模 式,完善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与京津对接的相关政 策,通过设立北京创业园等形式,吸引北京产业的整体转 移,力争实现园区入驻企业项目达到60家,努力把我县打 造成为北京产业转移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研院校 高科技转化基地。同时,积极与科技、商务等部门沟通联 系,力争列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是配套建设园区生 活配套区,在己建成16幢别墅的基础上,再建设56幢, 完成一期建设计划,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园区投资置业。 通过园区建设,提升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使园真正区成 为产业升级的高地、城市发展的新区,进一步加快县城发 展步伐,提高城市的产业吸纳和人口承载能力,为加快城 镇化步伐奠定基础。 三、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 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极,重点发展园区经济和三产服 务业,农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途径, 将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融入县城园区企业,促进城乡之间 的融合。目前,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 其中市级15家,省级5家,入园企业20家。全县农产品加 工转化率达6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6 . 5%。今后要进一 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加强 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 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 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