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个性特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周先云
大学生有如下的三种个性
一、“吸引性”个性
1、相似性个性:相似的态度、信念、价值观、追求目标相似。
2、接近性吸引:年龄、同乡、同室等。
3、补偿性相吸: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从对方处得到帮助等。
二、“嫌弃型”个性
1、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情感,不关心他人的悲欢情绪。
2、自人中心主义强,只关心自己的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3、对我不真诚,不顾别人的利益和需要,采取一切手段处处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
4、过分依赖他人而又丧失自尊心。
5、嫉妒心强。
6、有敌对情绪和猜疑的性格。
7、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
8、孤僻、羞怯,不喜欢与人交往。
9、偏见、固执、报复心强。
10、自视过高、苛求他人,对他人不信任。
这属于心理障碍:表现为:
1、嫉妒心理:它包含虚荣和忧虑、羡慕和疑惧、敬佩和怨恨。是一种缺陷心理。
2、孤僻心理:不合群、不随和:一种孤芳自赏,睥睨一切;另一种是属于行为习惯,独来独往。
3、猜疑心理:培根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猜疑的对象往往是存在于较亲近的人之间。它的产生往往是猜疑者不明事实真相,缺乏真正的认识和冷静客观的态度。
猜疑是不幸的种子,使友谊瓦解,是人之间交往的绊脚石。
4、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心态,内向的个性。抗挫折性较弱。
5、羞怯心理: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阻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与人交往时表现为:紧张、拘束、尴尬。
⑴ 气质性羞怯:天生内向、胆怯,举手投足思前顾后。
⑵ 认识性羞怯:过分注重自我,十分在意别人的议论,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 。
交往时表现:束手束脚,缺乏主动性。
⑶ 挫折性羞怯:此种人屡遭挫折久未走出困境,变得胆怯厌世,消极被劫。
克服办法:
1、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求自己事事正确和次次成功,聪明才智是在多次实践中逐步增长起来的。
2、鼓起勇气,敢说第一句话,敢走第一步,越过了障碍,就会在积极交往中受到鼓舞。
3、多接受交往训练 ,学会观察生活和交往技巧,才会变得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6、心胸狭窄:一容不下人;二容不下事(生性多疑,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坐立不安)。达种人习惯孤立,静止看问题,目光较短浅,不能认识人和事的多维性。
产生原因:
一是个性原因: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体验较深,总是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二是品质原因:过多重视个人利益,容易导致唯我独尊,排斥他人。人际交往时:表现为缺乏气量,难以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克服办法:
1、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唐)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人目标越高,气量越大。
2、要变革和优化思维方法:从线性平面式思维(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到从立体思维(从多层次、立体化、多方面来认识人和事物)
3、加强道德修养:(三国)曹操:“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三、“人缘型”学生的个性特征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
3、持重、耐心,忠厚老实。
4、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5、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助人。
6、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有谦逊品质。
7、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8、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但不尖酸刻薄。
9、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
人际交往原则:
(一)成熟:
对法则和道德、行为规范有充分认识,并能自觉遵守,德法并治是社会文明之举;善于倾听他人、倾听社会使自己的交往能够符合公认的规范。
(二)真诚
(法)哲学家拉罗什科福:“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它包括:真心、正直、坦率、诚实、诚恳、诚意等。是人际交往的相互依赖的坚实基础。
真诚:真心实意,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正直: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三)守信
守信践约,是做人的道德要求。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也”。无信,人必与之疏远;有信,人才与之亲近。信是人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净化信息源,就是要说实话,言之不虚。
(四)平等
相互尊重:它包括对别人人格的尊敬,情感的接受,利益的维护,处境的体谅。
尊重别人:是要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体贴人。
要表现人格魅力:尤要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交往时:既要认同对方的优势,又要不鄙视对的弱势;既不居高临下,又不惟命是从。自尊与尊人达到高度统一。
(五)相容:是心理相容
1、即彼此在认知上肯定和认同,在情绪上的满足和悦纳,在行为上的应答和协调。此状态的强弱,说明心理相容的高低。
2、相容:包括括宽容、容纳。
正视人之间的差异,接受他人的个性,倾听不同声音。有理让三分,不过多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