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L-1、0.7mg·L-1、1mg·L-1、1.3mg·L-1、1.6mg·L-1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析错误的是()
A.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
C.培养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是1mg·L-1左右
D.2,4-D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3.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5.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6.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会引起永冻土融化 B.植树造林是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
C.工业用水封闭化属于水体污染治理的措施 D.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
7.以下对细胞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B.叶绿体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C.线粒体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细胞内外物质运输
8.(10分)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种类
寿命
能否分裂
小肠上皮细胞
1~2天
能
癌细胞
无限增殖
能
红细胞
120天
不能
白细胞
5~7天
大多数不能
A.吞噬细胞的寿命比红细胞短,这与其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因为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
二、非选择题
9.(10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的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依靠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人体黏膜后进入人体内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D–19可识别人体部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_______并与之结合而进入细胞,通过病毒RNA的复制和翻译进行繁殖。
(2)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大量繁殖时,免疫系统中的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进而使其裂解,释放出病毒。体液中相应的______可与该病原体中的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并形成沉淀,进而被____细胞消化。
(3)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隔离患者属于其中的____环节。
10.(14分)截止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