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那些你不了解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未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调整改派
毕业生报到调整改派手续办理
未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调整改派毕业生改派
毕业生的调整改派是指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协议,申请回生源地就业或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
1、毕业生解约
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就业协议,可通过“就业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打印出解约函;也可由原接收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
2、毕业生重新签约
毕业生与新接收单位签约方式与“二次派遣”相同,其中省内院校毕业生与省内单位签约后,须打印出就业协议书。
3、毕业生重新就业鉴证和改派
在新单位就业的协议书鉴证和改派手续由新签约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新签约单位是外省的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人社部门在审核同意后,在“信息网”上鉴证,并办理改派手续。
4、本市(聊城市)内改派
毕业生持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原单位解约证明信、新单位就业协议书(或单位出具的纸质接收函)去新签约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5、外市改派至本市-即聊城市(山东省内的市对市)
①外市原单位出具解除协议证明(若毕业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报到证派回生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到的不需证明)。
②本市新接收单位和毕业生进行网上签约,审核后打印就业协议书,新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双方签字盖章,然后到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科审核盖章。
③毕业生持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和新签约单位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到其原所在地-生源地、户口所在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改派手续。
6、本市(聊城)已就业毕业生改派至外市(山东省内的市对市)
本市(即聊城市)户籍、报到证所写报到地址为聊城市,但已在其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改派
①外市新接收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并加盖签约公司单位所在地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约公司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科公章。
②毕业生持报到证、原单位解约证明信、新单位接收证明到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科办理改派。
档案问题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这里只作简要说明。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同时,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这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所以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1.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2.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市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3.毕业生委托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代理后都享有哪些服务?
(一) 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
(二) 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
(三) 档案工资的晋级;
(四) 职称晋升申报;
(五) 办理落户手续;
(六) 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
(七) 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4.根据经验,最好将档案转递给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因为他们是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存放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