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蒙古草原风情-Ourenglishorg.DOC

发布:2017-10-27约3.1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十七、内蒙古草原风情 (七十八)包头是草原钢城 秦皇古道长城风,阴山休闲在鹿城。 内地支援新建设,草原钢城拔地兴! 稀土矿藏如天赐,水旱码头久闻名。 森林大漠山川秀,现代城市朴民风。 注:包头是新中国五十年代新移民城市。是魅力无限的草原休闲之都。包头蒙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故称鹿城。包头是我国北方重要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稀土储量占世界70%以上,因此包头也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大禹设郡在雍州,鄂市历代作要冲。 成吉思汗陵墓在,世代传承长明灯。 黑金处处埋藏富,白金质地属羊绒。 敖包、祭灶、那达慕,妆点生活火样红。 注:、大禹建国把国家分为九洲,鄂尔多斯为雍洲所辖年前河套人在伊克昭盟创造鄂尔多斯文史称河套人文化。成吉思汗 1227年病逝至今七百多年祭奠活动代代炬9日在成吉思汗陵开始传递。长明圣灯和奥运圣火共同见证蒙古族文化奥林匹克魅力与风采。 (八十)呼和浩特劲吹绿色风 塞外青城传统浓,大窑文化很闻名。 昭君长眠高原上,召城旅游草原行。 牛奶、煤炭黑白链,草场流动是羊绒。 内蒙经济腾飞猛,火炬刮起奥运风! 注:呼和浩特市又召城,有各种召庙50多座人类旧石器时代大窑遗址、大黑河畔昭君墓、东郊辽代白塔草原芳草萋萋,牛羊遍地,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赤色山峰最通灵,护佑华夏古文明。 红山文化第一村,出土中华第一龙。 物华天宝人杰地,真山真水真民风。 保护赤峰原生态,振兴西部立新功。 注:赤峰古人类遗址。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中华民族8000年文明史,被定名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玉龙被定为中华第一龙。赤峰自然资源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 二十八、黑龙江红流滚滚 (八十二)哈尔滨真是好地方 东方巴黎享盛名,国际文化多浓缩。 太阳岛上风情涌,松花江畔尽欢歌。 冰城开启文化热,路桥沟通欧亚活。 天鹅项下黑珍珠,北大仓里粮棉多。 注:哈尔滨被誉“东方莫斯科 (八十三)五十年“大庆”更年轻 半个世纪石油城,大庆油田誉美名。 铁人荒漠开油钻,油田希望靠后生。 新区替代干打垒,科技再造高产井。 大庆红旗新起步,持续开拓新高峰。 注:“大庆油田”是在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理论基础上勘探和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1959年建成命名为“大庆”。“铁人”王进喜是典型代表。大庆带动我国一大批油田的发现和建成。且保持高产和不断革新。毛泽东主席曾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几十年来大庆人不断创造走出国门再造辉煌的业绩。 (八十四)齐齐哈尔边陲工业基地 七年前曾普天庆,百年申奥获成功。 祥云圣火来传递,钢铁边陲好沸腾! 扎龙湿地风水好,丹顶鹤群舞东风。 冰上运动基础厚,辈出冰雪好后生。 注:七年前7月13日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七年后的今天火炬在齐齐哈尔传递。扎龙湿地是松辽平原著名湿地保护区。丹顶鹤在这里繁衍受到妥善保护,成为著名风景区。 二十九、吉林风情最动人 (八十五)长春永远是春天 其一 “宽城”宝地 乾隆脱口命长春,月季名花遍宽城。 资源脉络东三省,三宝天池共驰名。 三大战役第一战,解放大军发总攻。 铁流直下三千里,红旗插上南京城! 其二 文武之城 长春电影创业早,电影之城誉美名。 “红旗”“解放”处女作,见证工业大振兴。 火炬传来群情振,民族歌舞更欢腾。 绿色之城添新绿,长春之城永年轻。 注:清乾隆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嘉庆5年取长春厅。 (八十六)吉林城市更年轻 康熙巡视放歌行,北国江城传美名。 龙、虎、朱、雀配玄武,一江三湖养鹿城。 吉林陨石堪为最,三教摩崖特色浓。 最是冬季来滑雪,莫忘沿江赏雾凇。 注:康熙巡视吉林水师作诗《松花江放船歌》。连樯接舰屯江城吉林市有北国江城之称。吉林城有左青龙龙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南前朱雀朱雀山北后玄武。清帝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丰满、白山、红石水电站一江三湖市区孔庙文庙佛、道、儒三教古庙群明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世界之最吉林陨石吉林雾凇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北大湖是亚洲最好的滑雪场 (八十七)松原聚会民族情 草原渔猎又农耕,查干湖畔米粮仓。 圣火传递满蒙地,和平鸽儿唱吉祥。 马头琴手齐颂乐,满族格格舞盛装。 吉、黑、蒙区结合部,松原驰名闪星光。 注:松原市圣火2008位马头琴师齐奏《永恒的圣火》5位小天使放飞和平鸽。500名满族格格跳起满族舞蹈。2007年,天空中有一颗星以松原命名 (八十八)延吉盛开金达莱 长白山歌声嘹亮,海兰江彩旗飞扬。 长鼓咚咚庆节日,金达莱花多奔放。 民族昌盛国运兴,民族团结同开放。 民族携手建边塞,民族之都更阳光。 注:延吉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朝鲜族文化突出纯正。长鼓震天,舞蹈婆娑,显示了民族自治中的朝鲜族文化长足发展和进步。 三十、辽宁劲吹奥运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