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发展.doc

发布:2018-11-09约4.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十三五”期间,新农村改造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而公路建 设成为新农村改造的重中之重,其是促进经济提介,实现全面小康的 基本条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公路是基础保障设施之一。但是, 环境污染、土地占用以及交通安全事故等一些负面效应也对农村公路 的大规模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相关部门需要科学规范,合理建 设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充 分发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公路是重要基础设施,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学习和研宄 使用, 和著作权归原 所有, 己 如果需耍分享, 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农村公路;经济建设;发展途径 F540. 3 A 1005-913X (2017) 06-0052-02 农村公路不但能够促进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保障。通过良好的交通体系网,能够使尚未开发且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与外界加强交流,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过,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于建设过程中,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 度的限制。 一、 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为了推动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新 农村改造,不但给农民带去Y福利,而且进一步建设和完善Y农村基 础设施,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保障。对农村公路?M行不断完善,不仅能够使农 村收入有效增加,而且能够使城乡物资流通得到最大化的保障,使其 生活水平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的现 代化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对非农业项目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畅通 的公路能够使农民想方设法去创业,减少农村的人口流失,给农民提 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进而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减少留守儿童和孤寡 老人现象的存在。 二、 农村公路的特性 一是政府主体投资性。相比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所投入的 资金很少能够通过征收道路使用费来收回,国家将农村公路定义为公 共物品,公共服务是其主要任务,但有些地区也会征收一些费用,但 大多数用于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所得利润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下需要 各级政府在投入财政资金进行公路建设,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 顺利完成。 二是公共物品特性。县域、乡镇范围内的居民是农村公路的主要 受益者,通过良好的公路将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给居民,因此农村公 路被定义为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三是具有较短的里程和简单的路径分配。由于农户是固定的,因 此农村公路运输具有固定的运输对象,所以很少受运输环境的影响。 另外,由于装卸可由农户自行解决,大部分保管和交付工作不需要运 输人员负责,从而使运输环节得到简化。现如今,大部分都是以村为 中心的短途往返运输的运输流向,物资运输具存简单的路径分配、较 短的里程以及较强的随意性等特点。 四是具有较广的范围、较大的规模以及灵活的修建方式。建设农 村公路与乡、村以及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劳工和资金很容易筹集, 其具有灵活的修建方式、较广大范围和较大的规模。截止2015年年底, 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97万公里,全国乡镇通畅率为98. 6%, 全国建制村通畅率为94. 25%。2017年我国将深化农村改革,新建改建 二十万公里农村公路,对农村公共设施加强建设,贫困地区七千个建 制村通硬化路。 三、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一)管理上存在缺陷 在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大部分地区都是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只有少数部分设置了监管 办公室对农村公路建设加强管理,必要的管理机制在大部分城乡政府 中都没有设立,管理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缺少 专人监管公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不但无法达到国家的 要求标准,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资金资源。还有部分农村公路在建设以 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开展公路养护工作,使公路使用的寿命大 幅降低,阻碍了必要的经济联系沟通,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 响。 (二) 缺乏充足的资金 我国有着众多需要建设的农村公路,具有较大的投入基数。通过 国家来对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进行补助还远不够。截止H前,农村 公路建设通过以下三种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建筑工程单位承包,二是 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三是国家政府补助资金,但这些都是少量资金, 农民自身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建设资金。不过,我国农村具有严重的常 驻人口流失现象,选择外出务工人员占大多数,造成很难筹集到资金, 仅靠国家补助还相差甚远,因此造成很多农村公路工程队存在危机。 (三) 缺乏专业人士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科学进步的思想是不可缺少的一 步。农村需要很多高学历的有潜力的年轻人以及知识分子加入来实现 这一步。首先就是如何在农村地区吸引并留住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