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审管理批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审批管理 二O一零年八月 一、“两项审批”管理的重要意义 取水许可制度的必要性 取水许可制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两项审批管理在取水许可管理中的位置 取水许可制度的必要性 取水许可制度,是国家作为公共管理者和资源所有人,对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节的行政管理措施。 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国家所有,决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取水许可制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水资源管理6大制度 统一管理制度 宏观调控制度 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 节约用水制度 防污治污制度 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取水许可制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水资源管理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 宏观规划 第二层面 水资源配置管理 第三层面 取水许可管理 第四层面 微观管理 取水许可制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条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是基础)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取水许可是手段)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取水许可是抓手) 两项审批管理在取水许可管理中的位置 取水许可管理工作十项内容 区域取水总量控制 水资源费征收管理 水资源论证审批 节约用水管理 取水许可审批 退水管理 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 执法监督 计量设施规范化建设 管理能力建设 两项审批管理在取水许可管理中的位置 取水许可管理内容不断深化和拓展的主要原因: ◇从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本身的角度来说 正在逐步从供水管理走向需水管理;从微观管理走向中观管理;从水量管理走向量质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 ◇从推进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角度来说 两项审批管理是目前抓好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最成熟的载体、最有力的手段。 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依据 范围 程序 申报材料 审批结论 权限 取水许可审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60号令)(2006年4月15日起施行)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取水许可审批依据 水法第48条规定: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取水许可审批范围 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和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应当办理取水许可证 。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取水许可审批范围 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的情形: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2、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取用少量地表水的; 3、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 4、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备案) 5、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备案) 6、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同意) 上述情形取水妨碍公共用水、环境安全或者损害他人用水合法权益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限制其取水 。 取水许可审批范围 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在闸、坝等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如从水库、河网工程中取水,也应当申请取水许可 ◇对少量取水的限额规定取消了 ◇对地下水取水管理更为严格了 取水许可审批程序 主要有三类情形:新申请的、延续的、变更的 。从程序环节上基本相同,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实施、发证 ◇注销:连续停止取水满2年的,原审批机 关注销。确需保留的,经原审批机 关同意后可保留。 取水许可审批程序 申请 ◇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申请 ◇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应在核准前申请 ◇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不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项目,应在取水工程开工前申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