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二五中小继教培训心得体会3..doc

发布:2017-08-01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炎炎暑期,每个人一开始都在心里郁闷,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假期给我们老师安排了这么个培训?心里都会犯嘀咕。可以说作为第一期培训成员的我对于此次的培训本人的心情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心中稍有不悦,但是又不得不参与。对于此次培训的收获如下: 一、课程安排 7号上午王长中副教授从“基于课堂教学公平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变革:实践与挑战”给我们进行了深入阐述。通过此次的学习,了解了家长对于何种类型的老师的需求,行政及学术界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国家梦想,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评价导向等问题。下午黄亚夫副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德为何物”,此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章节来进行讲解—上篇:有“徳”必有“师”,中篇:怎样完善自我,下篇:有“师”必有“德”。两位副教授满含激情的演讲 8号上午专家刘晶茹给我们上了一节我们众多老师都疑问的课程“怎样上好课”,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在考虑的问题“如何上好课”,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你连课都上不好,那么有何资格要求学生成绩好。刘晶茹老师从“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的三重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的七重结构”、“怎样上好课—六个问题”、“新课程目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等方面和我们进行了交流,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更需要积极的去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下午赵精兵专家与我们分享了“现代教学艺术”,赵老师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不时引得学员们哄堂大笑。一下午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路径依赖’的惯性作用”、改变传统、举例应遵循的原则、当今课堂的教学理念、关于备课、教学方法、什么是艺术、艺术的魅力、现代教学艺术以及艺术的特点等。9号上午黄守锋副教授和主持人马远平分别向我们传授了“班级管理艺术”,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多样的举例论证。 二、个人体会与感悟 然而经过了三天的培训之后,我心中的不悦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庆幸,庆幸我有幸参与这次培训,虽然它的时间短暂,但是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了真的是学到许多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前来授课的教授、专家、学者真的是各有特色,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向广大的学子(老师)们阐述了自身对于教学的理解、认识以及他们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于教学的独特认识。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首先我认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即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师德修养是最重要且必须具备的品质,三尺讲台之下是无数的莘莘学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身不正、其影则斜。例如我认为赵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带着腿部的病都在用慷慨激昂的态度给我们讲课,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的我打从心眼里的敬佩, 这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最贴切的实例 其次,教师的职责才是授业即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虽然学习的目的都是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但是我认为教学的技巧可以是多元化的。例如在我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我会先从学生具体生活的实例入手,去引起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兴趣,然后在开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解决实际生活的一些具体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解决疑惑的教学目的。 再次对于班级的管理艺术,我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在一个集体当中会互相影响(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做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要有大局意识即一个良好的计划,对班级学生类型进行大概的分类,组织“好学生”和“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学生探讨的内容及方式达到让“好学生”去积极影响“坏学生”的目的。从而营造出整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深化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争取为中国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