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微工业企业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小微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2011年,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造成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个别省份小微企业经营形势严峻。我省小微工业经营状况如何?受影响程度多大?安徽调查总队在全省随机抽取2775家小微企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十二五”开局之年,安徽小微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程度不大,但总体发展压力增大,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调查样本情况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小型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300-2000万元,从业人员少于300人的企业,微型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3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少于20人的企业。抽选的2775家小微型工业企业,按行业分属37个工业行业大类,按规模分:小型企业占43.5%,微型企业占56.5%。
按注册类型分:私营企业占81.2%,有限责任公司占9.9%,集体企业占4.1%,国有企业占1.5%,其他类型企业占3.3%。
二、小微工业企业运营特点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我省各级政府突出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开发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为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从多项经营指标来看,安徽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结果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本次调查样本数据):
1、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安徽小微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0%。分规模看,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0%,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9%,小型企业发展形势好于微型企业。分行业看,37个工业行业大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冶金、家具、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毛皮羽绒等行业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六成。正常生产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20%的占51.3%,增幅超30%的企业占42.4%。
2、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是衡量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开工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我省小微企业生产设备利用率为74.9%,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63.0%,其中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占8.6%,利用率在50%以下的企业仅占7.5%。
3、期末剩余订单增加。2011年底,我省小微企业剩余订单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从样本企业汇总情况看,期末剩余订单额为60087万元,同比增长78.5%,其中:小企业订单同比增长90.6%,微型企业同比增长30.3%;正常生产企业中,订货情况比上年下降的仅占6.1%。
4、用工数量稳步增加,从业人员工资提高。小微工业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数量多,分布广,就业形式灵活,涉及面广泛。调查的2775家企业户均从业人员33人,同比增长13.5%,从业人员工资年人均增加1400元,同比增长7.9%。其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工资年均增加1450元,同比增长8.0%;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工资增加1050元,同比增长6.6%。
5、四分之三小企业利润增长。安徽小微企业绝大部分为内需型企业,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良好契机,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直接成本上升,但并没有改变小企业盈利趋势,小企业一般在销售情况良好情况下以量换取利润空间。调查样本企业中,74.1%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有不同程度地增加。
6、九成企业发展预期向好。对小微工业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形势调查结果显示:28.8%的企业认为当前生产经营形势“好”或“很好”,59.4%的企业认为当前生产经营形势一般,由此可见,安徽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基本面状态良好,近九成企业对今后企业发展形势乐观。
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既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机遇,也面临优化改造的矛盾和困难,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小微型工业企业积极应对金融环境、用工环境和原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四分之三的小微型工业企业表现较好,使规模以下工业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这既得益于小微型企业自身不懈努力,也得益于我省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政策扶持。
三、小微工业面临的问题
针对小微企业目前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我们对样本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劳动力成本上升是首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列举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当前面临最突出的5个问题中,劳工成本上升位居首位,原材料成本上涨紧随其后。28.3%的企业认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26.9%的企业认为首要问题是原材料涨价。
2、用工困难。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