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贝兰纳克原油常压蒸馏工艺计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印尼贝兰纳克原油常压蒸馏设计
内容摘要
本次主要是对年产350万吨的印尼贝兰纳克原油的常压工艺设计。
通过此次设计对原油的基本性质、实沸点蒸馏、窄馏分性质和蒸馏产品性质的分析,熟悉了炼油厂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各类石油产品的流程。贝兰纳克原油20℃时的密度为0.8032g/cm3,API度为43.7,盐含量为14.1gNaCl/l,硫含量为178μg/g,属于低硫中间基原油。
原油是极其复杂的混合物,要从原油提炼出多种多样的燃料、润滑油和其他产品,基本途径是:将原油分割为不同沸程的馏分。然后按照油品的使用要求,除去这些馏分中的非理想组分,或者是经由化学转化形成所需要的组成,进而获得合格的石油产品。由于塔的性质是本次设计采取塔顶出汽油,采用三个侧线,分别出汽油、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设计了一个常压塔一段汽化蒸馏装置,此装置由管式加热炉、常压塔、换热器及冷却器构成,在常压塔外侧为侧线产品设汽提塔。流程简单,投资和操作费用少。设计步骤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产品方案及流程的确定、常压塔的工艺计算及说明、浮阀塔的设计及水力计算及换热计算。
本次设计采用浮阀塔板,全塔共用34快塔板,2段中段回流,分别取热30%和20%,塔顶冷回流取热50%。经过对常压塔的工艺计算、浮阀塔的设计及水力学计算,求出塔径为5.6m,塔板弹性为1.79负荷上限为设计点的1.21倍。经过对常压塔的工艺计算,浮阀塔的设计及水力计算,换热流程三大章的设计和计算。得出:
⑴ 由原油性质本次设计采取塔顶出汽油,三个侧线,即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各产品质量收率分别为19.3、19.7、15.2、10.3。总拔出率为65.4%。塔底出重油。
⑵ 选用浮阀塔,常压塔板数为34块,中段回流数为2。
⑶ 塔顶、一线抽出板、二线抽出板、三线抽出板压力分别为0.157、0.161、0.166、0.170。温度为126℃、180℃、252℃、310℃。
⑷ 塔顶冷回流取热50%,第一中段回流取热30%,第二中段回流取热20%。
⑸ 常压塔的塔径为5.6m,开孔率为35.2%,塔板数34个,空塔气速为1.088m/s。
⑹ 浮阀总数为7258个。
⑺ 溢流堰长度为3.92m,出口堰高度为50mm,降液管停留时间为17s。
⑻ 塔板弹性为1.79,负荷上限为设计点的1.21倍。
⑼换热流程共经过12次换热达到工艺要求。
目 录内容摘要 1
目 录 3
前 言 1
第一章 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4
1.1产品方案 4
1.2 工艺流程 4
第二章 工艺计算及说明 5
2.1设计数据 5
2.1.1 已知数据 5
2.1.2 原油的实沸点及窄馏分数据 5
2.2 原油实沸点蒸馏曲线的绘制 6
2.3 常压塔工艺计算 8
2.3.1 各产品的恩氏蒸馏数据和实沸点数据的换算 8
2.3.2 产品的有关数据计算 10
2.3.3 物料衡算 11
2.3.4 确定塔板数和汽提蒸汽用量 13
2.3.5 操作压力 15
2.3.6 汽化段温度 16
2.3.7 塔底温度 18
2.3.8 塔顶及侧线温度的假设与回流热的分配 18
2.3.9 侧线及塔顶温度的校核 19
2.4 全塔气、液相负荷分布 20
第三章 塔的设计及水力学计算 29
3.1塔板的操作条件 29
3.2塔板间距初选 29
3.3塔径初算 29
3.4浮阀数及开孔率的计算 31
3.5溢流堰及降液管的决定 31
3.6水力学计算 32
3.7塔板上的适宜操作区和负荷上下限 33
第四章 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36
4.1板式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36
4.2 塔高H 37
第五章 换热流程设计 39
5.1换热流程计算 39
5.1.1初馏塔之前的换热流程 39
5.1.2 一、二路原油同时与重油换热 44
5.2热量利用率计算 44
常压塔计算结果 46
讨 论 47
符号表 48
前 言
背景
我国炼油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21世纪初期,已经形成281Mt/a的原油加工能力,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基本满足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后,按照市场准入、关税减让的相关壁垒协议,国内成品油市场将逐渐融入国际市场,不可避免的要参与世界贸易大环境下的竞争,基本依靠自有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行都离不开石油,但是又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使用,必须经过加工炼制过程,连制成多种在质量上符合使用要求的石油产品,才能投入使用。
国民经济和国防部门众多的各种应用场合对石油产品提出了许多不同的使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石油产品质量指标的要求不断严格,所要求的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