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的历史与现状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大学社科部2011年春季学期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南雄的历史和现状调查
班号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XXXXX社科部
南雄的历史和现状调查
内 容 简 介
南雄市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县级市,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 “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地域虽小而名闻遐迩,素有岭南第一州之称至于现代,恐龙之乡”、“中国黄烟之乡”、“中国岭南银杏之乡”。随着,南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雄踞梅关最上头南雄的历史南雄历史悠久,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不变,1996年撤县设市。地域虽小名闻遐迩,素有岭南第一州之称梅关开元四年,张九龄,因直言得罪当朝者,辞病告归原籍始兴路过梅岭,见岭路“峭险巉绝”,行走困难,便给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章,建议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以充分利用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这样“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唐玄宗看了他的奏章,很是赞赏,当即诏令张九龄开岭道。张九龄奉诏之后,苏东坡在南雄州唐宋时以岭南为蛮夷瘴疠之地,是贬谪罪人之所。因罪贬岭南而不能北归的家族知名官员就有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贬雷州病死的。对比之下,苏轼算是幸运了。题诗龙泉钟一横传佳话天峰山题壁度岭逢知己岭上老人对他的友情和崇敬更使苏轼欣慰他回首往事,问心无愧,“南迁过岭面无惭”“青山解语水能谈”。
3、陈毅与油山三年游击战
油山是粤赣边的中心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28年南雄武装暴动之后,南雄县委即在油山建立游击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为了加强粤赣边区武装斗争,中央分局和赣南省委决定成立粤赣边特委和军分区。李乐天为物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杨尚奎为特委副书记。11月初,李乐天和杨尚奎率领特委机关和一营红军700多人上油山开辟游击区。1935年3月下旬,项英、陈毅到达油山与李乐天等使命会合。随后,蔡会文、陈丕显率领赣南省委机关和军区干部300人,也先后上油山会合。三路会师油山的部队共有1000多人,汇成了粤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接着,项英(化名老周)、陈毅(化名大老刘)在南雄油山大岭下召开特委、军分区和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制定“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具体部署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4月9日,粤军余汉谋第一军3个师,加上地方保安团,兵力4万多,重重包围油山游击区,进行长达半年的“清剿”。特委和游击队采取积极灵活的斗争方式,把机关分散活动,发展党的地下组织,配合游击队挫败了粤军的第一次武装“清剿”。粤军“清巢”计划失败,遂变换手法,利用叛徒破坏游击区,制造“北山事件”。1935年10月,叛徒龚楚带着30多人伪装成红军游击队窜到北山,骗取游击区后防主任何长林的信任,在龙西石包围杀害北山游击队和后防人员60多人。接着,何长林叛变,带着龚楚寻找特委机关,幸被外出挑米的游击队员和哨兵机警识破。物委决定迅速转移到油山。转移必须通过梅关,可是梅关一带,国民党重兵把守,严密封锁,特别是小路更加戒备森严。在离梅关40里的地方隐蔽啊两天三夜后,陈毅决定待兵疲惫,避实就虚,出其不意,不走小路走大路。在一个月色昏昏的夜晚,特委机关一行20人左右,在敌人的眼皮下,大步穿过雄余公路,越过梅关要隘,胜利到达目的地。就地休息的时候,陈毅同志精神抖擞,诗兴顿发,挥笔写下了《偷渡梅关》:“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迟来。攀藤拊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4、毛泽东四到南雄
1929年春,巍巍梅岭朔风凛冽,雪花狂舞。毛泽东率领一支部队,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第一次踏上了南雄这块土地。部队行至梅岭角湾村与敌人相遇,经过短促的战斗,打败了阻击的敌人,然后取道上下杨梅、邓坊往大塘方向进发。朱德由上朔、锦坡向油山进发,在夹河口与毛泽东会合,开往井湾村。第二天到达乌迳山下村,次日清晨经乌迳官门楼,穿过界址圩往江西信封方向前进。上朔一带农村墙壁上至今仍依稀可见《十大政纲》、《当红军歌》等红军标语,这就是当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第一次到南雄时留下的。
1930年4月1日早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部队越过大庾岭,第二次进入南雄境内,在中站城与陈济堂部吴文献的一个营遭遇。红军速战速决,歼敌百余人,缴获枪支200多支。红军行至珠玑镇石子岭又遇敌一个营,敌人闻风丧胆,不堪一击,四处溃逃。下午4时,毛泽东、朱德率部乘胜包围南雄城,战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