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运营管中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
大决策。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科学的、具有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施
这个工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兴建这
样一个举世睹目的巨大水利工程,需要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和强大的人力资源队
伍作支撑。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为研究
对象,从战略与规划的层面,针对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利用国内外人力资源战略
与规划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结合中线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实际,进行调查分
析、科学预测,提出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对策;设计出多套组织结构和与其相匹配
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并进行多角度分析比选,最终选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组
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案。
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章节:
第一章是导论,简要说明问题提出的依据、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
及进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二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理论方面的主要
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学者们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人力资
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逐渐走向结合的历史过程,以及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
的公认逻辑层次及研究活动的一般流程。
第三章简要介绍一下南水北调这项伟大工程的基本概况,重点介绍与本文
研究主题相关的工程总体规划、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框架。特
别说明了管理体制的三个层次:一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
理任组长,两位副总理任副组长,有关部门、省(直辖市)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
二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三是按照政企分开,建立现代组织制
度的要求,由出资各方成立董事会并组建项目法人。工程沿线各省(直辖市)组
建地方性供水(股份)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其境内与南水北调主体工程相
关的配套工程建设、运营与管理,以及境内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与当地水资源的
合理调配。
此后对中线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进度安排和目前的工程进展的最新情况进
行了简要介绍。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运用科学的预测与分析方法,对
中线工程管理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预测与测算;在深入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内外部的人力资源存量和可供给状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
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策略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自
身优势,大力挖掘行业系统内的人力资源;二是依据水利行业启动人才战略规划,
建立良性人才机制;三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其次,针对中线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人力资源供需矛盾,从组织结
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设计,依据不同的管理思路,
提出三套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据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和总体思路,在
一级管理机构设置已明确的情况下,对中线干线工程二级以下管理机构可以有多
种设置模式。二级管理机构可以按照行政分区、流域分区、直接分段三种方式;
三级管理机构可以按照行政地区和工程分段两种管理方式;四级管理机构可以有
按照行政县划分、单项节制闸分段及两个节制闸分段等方式设置管理机构方案。
第三,从机构设置对工程运行总成本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管理机构定员
有关的成本费用为人员工资福利、劳保统筹、住房基金和日常管理费等。经本阶
段初步分析,在工程还贷期,人员工资福利、劳保统筹、住房基金及管理费占总
成本费用的 3.2%,占经营成本的 7.2%,而折旧费、利息支出及工程维护费占
总成本费用的75.8%。经计算分析,如果工程运行的第一年,供水量为多年平均
供水量的 10%时,每增加管理人员 100 人,单位供水成本增加 0.003 元;每增
加管理人员200人,单位供水成本增加0.006元;每增加管理人员500人,单位
供水成本增加 0.015 元;说明管理机构定员数量对中线干线供水成本的影响较
小。得出结论是:在机构定员时,宜按照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根据工程运
行及调度管理需要,设置岗位及定员,机构人员工资及费用不作为控制定员数量
的制约因素。
第四,对三套方案进行多角度比较分析:一是从投资体制要求角度比较;二
是从水资源统一配置角度比较;三是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角度比
较;四是从工程建设期管理角度比较;五是从工程运行期管理角度比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