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体会
2017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体会1:
为期一个月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体验、讨论、感悟,使我更加明确了基层纪检工作重在“治未病”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更加坚定了当好纪律守护者的信心和决心。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基层纪检工作者要借鉴“治未病”理念,活学活用到监督职能职责中。
一、治未病就是要将宣传教育作为工作切入点突出抓早抓小
一是扩大宣教队伍。通过在业务科室、下属单位以及党支部、群团设置纪检联络员,延伸宣传触角,突破队伍受限瓶颈。每月召开学习培训及经验交流会,每年开展优秀联络员评选,提高宣传工作质量。二是突出宣教重点。围绕党规党纪、上级部署以及正反面典型案例等,在“四重”(重点时节、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项目)宣传上动脑筋花心思。三是创新宣教载体。在每月一次的警示教育规定动作上,每月编发《廉情播报》、每天发送廉情QQ信息,并开展廉情卡“三进”活动(进政务中心、进建筑工地、进各种招投标及重要工作会场),随时随地以“廉政餐”醒脑提神。
二、治未病就是要将制度规范作为工作突破口突出抓全抓细
一是制度的全面性。完善学习制度、宣传制度、联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材料报送制度、考核评优制度以及廉政档案制度等,紧密结合岗位职责中的廉政风险点,探索每周进驻政务窗口、每周工作绩效检查、每月重大项目督查、每月 “六大纪律”遵守情况月报等工作制度,找准工作突破口。二是制度的操作性。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天、周、月、季、半年、年以及重点时节、重点阶段,并分解到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及相关人员,促进工作不漏项、不延期。三是制度的严肃性。各责任主体制度执行情况,在每月联系会上通报,并记录在纪检组为其建立的《个人廉政档案》中,作为年度党风廉政综合评价的依据。
三、治未病就是要将问题导向作为工作着力点突出抓精抓准
一是精准发现问题。以“用脚步丈量工作”的思路,进科室、下单位、到现场,见人见事,全面全程了解业务工作,防止监督说白话、空对空,使“治未病”把脉准确。二是精准分析问题。从来信来访中查找问题,从群众关心中分析问题,从领导关注中归纳问题,找准工作薄弱环节,确定廉政风险点,使“治未病”直指病灶。三是精准解决问题。根据类比、分析、判断,在全国、全省、全市以及其他区的行业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中借鉴经验做法,并结合锦江实际,提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思路,使“治未病”下药见效。
2017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体会2:
一、学以明理,理解《条例》《准则》的特征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党的纪律为脉络,将《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大纪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纪律条文,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突出了党纪特色。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紧扣廉洁自律,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强决心。《条例》和《准则》的出台,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生动实践,对于强化党的意识、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二、审言慎行,以《准则》《条例》为准绳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主动性,切实把《准则》和《条例》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坚决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要带头学习纪律,带头敬畏纪律,带头遵守纪律,带头维护纪律,做遵纪学纪守纪用纪的模范。要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要处理好公私、廉腐、俭奢和苦乐四大关系,修炼从政、用权、修身和齐家的学问。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立规执纪,落实主体责任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