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救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28约7.39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救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30题)

1.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答案:C。解析:徒手心肺复苏时,患者需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这样能保证按压效果,软床会使按压时力量分散,影响复苏效果。

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60-80次/分

答案:B。解析:目前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2-3cm

B.至少3-4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答案:C。解析:指南规定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4.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答案:A。解析:仰头举颏法操作简单,是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双手推举下颌法多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10分钟

B.15分钟

C.4-6分钟

D.20分钟

答案:C。解析:呼吸、心跳骤停后,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效果,超过这个时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几率会大大增加。

6.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90度

C.120度

D.180度

答案:B。解析:打开气道90度能较好地保证气道通畅,有利于口对口吹气。

7.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18-20次/分钟

答案:A。解析: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频率一般为10-12次/分钟。

8.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除颤

答案:C。解析:A代表开放气道(Airway),B代表人工呼吸(Breathing),C代表胸外按压(Circulation)。

9.对于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

A.速送医院

B.立即催吐排毒同时呼叫120

C.观察2-3小时后再决定是否送医院

D.可不予处理

答案:B。解析: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患者,应立即催吐排毒以减少毒物吸收,同时呼叫120送医进一步处理。

10.遇有触电的伤员现场救护时应首先()

A.将伤员搬出现场

B.断电

C.呼叫120

D.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B。解析:触电现场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避免救援者和患者继续触电,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救护措施。

11.以下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

B.高处坠落呼吸停止的

C.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

D.溺水后呼吸停止的

答案:C。解析:硫化氢是有毒气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可能会吸入有毒气体,造成自身中毒,所以不宜采用。

12.下列哪种伤口属于清洁伤口()

A.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口

B.胸部被砍伤后8小时的伤口

C.头面部撞伤12小时的伤口

D.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

答案:A。解析:清洁伤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口属于此类。而其他选项的伤口可能有一定的污染。

1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答案:A。解析: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几个步骤能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的处理,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14.上臂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

A.上臂的上1/3

B.上臂的上1/4

C.上臂的上1/2

D.上臂的上2/3

答案:A。解析:上臂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上臂的上1/3,此处可以有效压迫肱动脉达到止血目的,且能减少对神经等组织的损伤。

15.下列哪种骨折固定法是错误的()

A.肘关节屈曲90度,用三角巾悬吊

B.前臂骨折,用夹板固定

C.小腿骨折,用夹板固定

D.大腿骨折,在无夹板时可将伤肢与健肢固定在一起,不需要固定踝关节

答案:D。解析:大腿骨折在无夹板时将伤肢与健肢固定在一起时,需要固定踝关节,以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防止骨折端移动造成进一步损伤。

16.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搬运。

A.硬板担架

B.单人肩负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