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的分子机理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的分子机理研究的中期报告
尊敬的评委们:
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在研究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的中期成果。
首先,我进行了肾虚质大鼠模型的建立和确认。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肾素、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指标,证实了肾虚质大鼠模型的成功建立。在此基础上,我对肾虚质大鼠和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比较,并发现肾虚质大鼠的免疫功能明显受损。
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我对肾虚质大鼠和正常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进行了组织学检查,发现肾虚质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的淋巴细胞数量和活力均明显下降,提示肾虚质大鼠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出现异常。
接着,我进一步研究了肾虚质大鼠体内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分子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肾虚质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多个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包括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抗炎因子IL-4和IL-13、Th1细胞因子IFN-γ等。
我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了这些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肾虚质大鼠体内,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升,而抗炎因子IL-4和IL-13的表达下降;同时,Th1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明显降低。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初步推测,肾虚质大鼠的免疫功能受损可能与这些免疫调节分子的表达异常有关。
接下来,我将进一步探究这些免疫调节因子与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其他实验手段(如流式细胞术、ELISA等)进一步验证我的推测。
以上是我在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的分子机理方面的中期研究进展情况,谢谢评委们的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