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与核心能力调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素养与核心能力调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素养与核心能力调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应当首先从学生的就业市场的需求端了解企业对于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从而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由此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革,解决学与用的不匹配的弊端。通过企业反馈的信息,探讨对于现行的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式调整的方向和可行性,进而绘制符合行业对于学生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需求的课程地图,使学生可以基于行业特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图。
[关键词]:行业需求调研素养和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论坛
-
(,,572022)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以往的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计划大多由校内专家商定,培养过程也基本上在校园完成,这种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往往使得学校对于企业实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可能存在偏差,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的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由此进行人才培养的学校与具体使用人才的企业往往脱离密切接触,应用型人才培养难免闭门造车,其结果使得许多应用型院校的毕业生短期内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为此,充分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及企业员工对于学校提供的课程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尤显重要,而由此形成的课程地图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学内容的调整,也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一、调研方法说明
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进行随机抽样的调研,难度比较大,那些愿意配合调研的企业往往需要调研操作者有较强的人脉资源。本次调研,152多家企业参与行业需求调研,从41家企业中收回136份有效问卷。
调研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企业管理者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营销专业应该具备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程度排序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总体而言,不论部门主管、企业高管(占比100%)以及普通员工(占比%),受访的企业从业者绝大部分认同营销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印证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即营销和创新是企业两个基本职能。
其中受访的企业约半数的员工(占比%)认为外语比较重要,这可能与员工在工作中是否需要英语有关,工作中不接触英语的员工会认为外语对于工作不重要。
尽管许多企业并不把营销师证书作为入职门槛,但有的企业会对拥有营销师证书的员工有一定的加薪,%的员工认为营销师证书比较重要。
尽管采集的样本中认为企业对于计算机证书没有要求的占%,但受访的许多企业员工认为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这里也反映了计算机证书并不一定代表企业工作中实际要求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一现象。
企业员工认为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会计学,排列后4位的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和统计学。这个事实反映受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知的所学的课程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课程重要性的排序与其从事的工作有关。总体而言,由于受访企业的员工从事的主要是销售有关的实务性工作,基本不涉及研究类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较少,所以,这些课程的重要性排列居后。
所调研企业受访的员工认为重要的专业课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推销与促销和市场调查与预测,排列后5位的分别是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零售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外语。国际市场营销和专业外语排名居后可能与受访企业的员工基本不涉及国际营销有关,也与前面问题中关于外语的重要性契合。
受访企业主管认同的营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依次为,表达与沟通、市场开拓、协调与团队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关能力、职业伦理以及品牌管理与策划。受访企业员工比较认同的营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依次为,协调与团队合作、表达与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场开拓、公关能力、职业伦理以及品牌与策划。
企业主管组认同的基本素养依次为人品与职业道德、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基本社交礼仪和人文涵养。员工组认同的基本素养分别是人品与职业道德、积极向上、开拓创新、人文涵养和基本社交礼仪。
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基本根源在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脱节比较严重这一事实。本次行业需求调研给我们最大的触动在于以往在编制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时并没有充分了解企业界对于人才规格和标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往往不能及时反映企业对于人才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实际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教育部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