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qqecpocom.PDF

发布:2018-02-05约1.7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 分 子 通 报 2013年 9月 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王 真,戴 珍,赵 宁 ,徐 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北京 100190) 摘要:气凝胶通常经由溶胶凝胶过程和超临界干燥制备得到,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物质。因其具有低密 度 、高孔隙率、大 比表面积和低热导率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然而复杂 的干燥方法和脆弱的质地限 制 了它的实际推广 。自气凝胶诞生 以来 ,研究人员以简化干燥方法、强化力学性能为 目标 ,不断对制备气凝胶 的材料进行改进 ,并赋予气凝胶功能化。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 了有机气凝胶和 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 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气凝胶 ;碳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引言 · 1931年 ,Kistler[】用气体取代 了凝胶 中液体成分 的位置 ,同时保持凝胶 的间壁不发生塌缩 ,制备了 世界上第一块气凝胶 。这种固体材料是世界上 已知的密度最低的人造物质 ,有 “固态烟雾”(solidsmoke) 之称 。除了极低的表观密度 (O.003~0.3g/cm。)之外 ,气凝胶还具有高孑L隙率 (80 ~99.8 )、极低的 热导率[10~40mW /(m·K)]和大 比表面积(1O0~I600m。/g)等特点__2]。 由于这些出色的特性 ,气凝胶被期许为 “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如隔热材料 ]、隔音材料 ]、光学器件 ]、超级 电容器_8等 ,此外 ,气凝胶在航空航天_9]、吸附剂[1、催化 剂_1和生命科学口等领域也有应用。然而 ,实际上 ,气凝胶 的应用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 :(1)气凝胶 的高 孔隙率使得这种材料非常脆弱,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耐用性较差 ;(2)在气凝胶制备过程 中常用到超 临界 干燥技术,涉及高温高压 ,成本较高。因此 ,通过经济便捷的手段 ,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低密度气凝胶是 研究人员不懈追求 的目标。 通常 ,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如图 1所示 :前驱体溶液经过溶胶一凝胶转变得到凝胶 ;继而陈化 ,使游离 的 前驱体继续反应 ,湿凝胶网络得以充分形成 ;通过特定的干燥方法 ,用空气替代凝胶 网络 内的溶剂 ,并保 持凝胶骨架的完整性 ,得到气凝胶[2]。按骨架 的化学组成分类 ,气凝胶可分类为无机气凝胶 、有机气凝胶 和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 。凝胶网络的物质构成对气凝胶的各种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 近年来有机气凝胶和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1 有机气凝胶 有机气 凝胶 是 由 Pekala在 1989年首 先 提 出的_1,他 利用 问苯二 酚 (Resorcino1)和 甲醛 (Formaldehyde)之间的缩合反应首次制备 了RF有机气凝胶 。反应物混合溶液在 NazCOs的催化作用 下凝胶化,经超临界干燥后得到气凝胶 。制备 RF气凝胶最重要的参数是催化剂浓度和溶液的pH值,样 品的密度 、比表面积以及颗粒和孑L尺寸等性能都会受到这两个 因素的影响u 。 近年来,随着对碳纳米、石墨烯等碳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碳气凝胶也逐渐成为有机气凝胶领域新 的热点,并凭借其优 良的导电性和 良好的力学性能有力地拓展了气凝胶 的应用。Nardecehia等[1近期 收稿 :2013—05—20;修回:2013—05—29;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UI1341O5);国家 973计划项 目(2013CB933000,2009CB930400); 作者简介:王真(1987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有机硅的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 。E—mail:zhaoning@iccas.ac.cn;jxu@iccas.ac.C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