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周邦彦)-宋y.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幕遮周邦彦
诵诗章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liǎo
rù
kuī
jí
pǔ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
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
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晓诗意
品诗情
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这首词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思乡之情
思考: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表达往往需要附托于外在的景物事物。所以我们先来看上片都写了哪些景物。体会景和情的关系。
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大致构成了几幅画面?
沉香袅袅、鸟雀欢叫、初阳照荷、 宿雨新干、风荷出水 三幅画面
燎香消暑图
燎香图
鸟雀呼晴图
鸟雀呼晴图
鸟雀呼晴图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呼:更显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拟人的手法
风荷摇曳图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画面: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
清新淡雅
·燎沉香,消溽暑。 (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听觉 视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
上片写景,
情因景异,富于变化。
情景关系结构图
风荷
燎香消暑---沉闷
鸟雀呼晴---欢快
风荷摇曳---欣喜
风荷图
下片(抒情)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此时家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
深化主题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稍慢 低沉 欢快 声音清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