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5-01约3.8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说一说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观察、重叠、画格子的方法比较物体表面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理???面积的含义;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并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设置情境,质疑引导,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纸,颜色不同的水彩笔。小正方形、小长方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击掌游戏:看到同学们这样精神,老师就知道同学们今天一定很高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信心把这节课上好。现在我们同学之间相互击掌吧。有谁愿意和老师击掌呢?(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的手掌面和同学的手掌面,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同时把手掌面画在黑板上并涂上颜色。 )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认识面积的含义 像刚才我们说的手掌面的大小,就叫做手掌面的面积。板书课题:面积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感知,观察,让学生认识物体的表面,并初步了解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比较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 摸一摸你的脸,再用手摸一摸你的耳朵,你发现了什么? 生:耳朵的面积比脸的面积小得多。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片树叶,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谁的面积大些?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我们周围物体的面积。 师小结: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像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面都有大小之分。数学本的封面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手掌面的大小叫手掌面的面积。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亲身感知,联系生活,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教师把数学课本封面画在黑板上,出现一个长方形,也就是一个平面图形。 (2)、提问: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有面积吗?给它涂出颜色。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不规则图形。提问:有面积吗? (4 )、你能画出一个面积比老师画的更小的图形吗? (5)、出示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有面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他们的面积。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图形没有面积?(它不是封闭图形) 学生答完后,师强调“封闭”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以及封闭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总?结:这些平面图形,有的图形大,有的图形小,我们把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3、寻求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两张长方形)一号长方形:长12厘米,宽9厘米;二号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 师:你能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吗?怎样比较?( 一号图形大,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用眼睛看就是观察。(板书;观察法)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把他们重叠起来)板书:重叠法 (2)出示三号长方形:长18厘米,宽6厘米。 猜一猜:一号图形和三号图形哪那张纸的面积大?(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点不统一,到底谁的面积大呢?让我们一起来来验证一下。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两个长方形:一号长方形和三号长方形,另外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些圆片、正方形片、长方形片。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摆一摆,量一量,看看到底谁的面积大?(小组内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方法的的多样性,感受成功的喜悦,明确方法探究的必要性。) (3)交流展示汇报结果(学生汇报) 师:你们觉得用哪种图形作单位测量面积最合适呢?为什么?(正方形) 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子,我们了利用数格的方法做个小游戏. (4)小游戏:(教师出示格子纸,面积相等,但格子大小不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