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83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3 2.pdf

发布:2018-04-17约3.7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 6.3 聚合物的导电性  1 高聚物的导电机理  高聚物主要存在两种导电机理:①一般高聚物主要是离子电导。有强极性原 子或基因的高聚物在电场下产生征解离,可产生导电离子。非极性高聚物本 应不导电,理论比体积电阻为1025 ,但实际上要大许多数量级,原因是杂质 (未反应的单体、残留催化剂、助剂以及水分)离解带来的。②聚合物导体、 半导体主要是电子电导。 421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 2 导电性的表征 R R R s v  相应地,电阻也可以分为体积电阻ρ 和表面电阻ρ ,有 R R v s s v  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通常用电阻率表示,即 S U / h  体积电阻率(又称比体积电阻) v Rv (cm) h I / S v  l  表面电阻率(又称比表面电阻) s Rs b ()   s,h,l,b分别为试样的面积、厚度、电极的长度和电极间的距离。 422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 3 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①极性聚合物的导电性远大于非极性聚合物;②共轭 体系越完整,导电性越好;③结晶度增大使电子电导增加,但离子电导减少; ④“杂质”含量越大,导电性越好;⑤温度升高,电阻率急剧下降,导电性 增加,利用这点可以测定 T 。 g 423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 4 导电性高分子  导电性高分子可分为以下三类。  (1 )结构型。聚合物自身具有长的共轭大II键结构,如聚乙炔、聚苯乙炔、 聚酞菁铜等,通过“掺杂”可以提高导电率6~7个数量级。  (2 )电荷转移复合物。由电子给体分子和电子受体分子组成的复合物,目前 研究较多的是高分子给体与小分子受体的复合物,如聚2-乙烯基吡啶或聚乙 烯基咔唑作为高分子电子给体。  碘作为电子受体,可做成高效率的固体电池。 424 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 (3 )添加型。在树脂中添加导电的金属(粉或纤维)或炭粒等组成。其导电 机理是导电性粒子相互椄触形成连续相而导电,因而金属粉的含量要超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