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pdf

发布:2024-09-26约4.3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第1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摘要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农业面源污染

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并就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

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来源;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

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

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已

经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正在向这一状况快速发展。我国不但是

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

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导致了在食品中的有害残留。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

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1.1化肥污染

化肥对农业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用化

肥。据测算,现代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获取的。正是由于化肥在作物

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有惊人的增长。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

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l0%~20%,钾肥

35%~50%。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

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

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水色变绿、变黑,严重时会发出臭味;进入

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

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1.2农药污染

我国农药的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据调查,

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

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

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

但是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

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第1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第2页

1.3畜禽粪便污染

我国的的畜禽养殖业近20年来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

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饲养方式、养

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布区域也随之变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随每天冲洗的

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河水变臭,鱼类大量死亡,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

1.4秸秆燃烧的污染

农村地区每年收获季节,都会有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路边树旁,除

了一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其余大部分秸秆采用就地集中焚烧的办法处理。

秸秆燃烧产生浓烟,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浓烟也会影响农

田附近的机场、公路、铁路的正常交通运输,同时也是产生火灾的隐患。

1.5农膜污染

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农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农膜用量和

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

会烂掉。因此,农膜残片积留在农田中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农田机械耕作;影响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容易造成作物倒伏、死苗、弱苗和

减产;影响土壤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