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模具制造概论
模具制造过程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和工艺管理对模具进行加工、装配的过程。
模具制造包括五个阶段:
① 术准备阶段:设计模具图纸,模具工艺工件,制定工时定额
② 材料准备:下料、锻造、热处理
③ 零组件加工: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光整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
④ 装配调试:组件装配、总装、试模
⑤ 试模鉴定:试模、调整、合格入库
模具毛坯设计应根据模具零件所要求的性能和结构、模具零件的生产规模、加工方法等合理选择毛坯。
毛坯的种类:铸件、锻件、型材。
毛坯的选择:①模具图样的规定
②模具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几何尺寸
③生产批量
④模具零件的材料及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①分析模具的工艺性
②确定毛坯形式
③进行二类工具的设计和工艺编制
④填写工艺规程内容。
模具制造的基本技术要求:
① 具零件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性、耐冲击性、淬透性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
② 模具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数值要求低。
③ 模具零件的标准化。
④ 模具凸、凹模具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
模具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① 模具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尽可能简单。
② 合理设计模具的精度
③ 综合考虑模具的结构工艺性,分清主次
④ 考虑生产条件
模具结构工艺一般有如下几种考虑:①尽可能采用标准化设计;②便于在机床上定位装夹;
③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④减少加工困难;⑤采用镶拼结构;⑥减少和避免热处理变形和开裂;
⑦便于装配;⑧便于刃磨、维修、调整和更换易损件。
第二章 模具机械加工技术
车削加工一般作为回转体表面的中间工序或最终工序。精车的尺寸精度可达 IT8~IT6,表面粗糙度可达 Ra1.6~0.8
成形车削是在通用车床上,通过一定的装置并采用通用或专用车刀对具有特殊型面的模具零件进行的成形加工,如型芯(凸模)、型腔、球面垫圈等成形表面的加工。
铣削加工一般用于中间工序,加工平面、沟槽、齿轮、螺纹、花键轴和比较复杂的型面,加工效率及精度由于刨床。一般精度可达 IT10~IT8,粗糙度可达 Ra1.6~0.4;
模具加工时,常用的铣床包括普通立式铣床和万能工具铣床。
磨削加工能加工平面、内外圆、成形表面等,可以磨削淬硬钢、硬质合金等高硬度材料及普通材料。加工精度可达 IT7~IT5,表面粗糙度可达 Ra1.6~0.2
模具生产中形状简单的零件(如导柱、导套的内外圆和模具零件的接触面等)一般选用万能
外圆磨床、内圆磨床、平面磨床进行加工。而模具的异形工作面和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高速冲模的工作零件一般选用在成形磨床、光学曲线磨床、坐标磨床和数控磨床上加工。
磨削加工分类:
A 普通磨削加工①平面磨削②内外圆磨削
B 成形磨削加工①成形砂轮磨削法②成形夹具磨削法③数控磨床成形磨削法④光学曲线磨床磨削法
C 坐标磨削加工①坐标磨床
坐标镗削加工是在坐标镗床对高精度孔及孔系零件的加工。孔加工精度可达 IT6~IT5 孔距精度可达 0.005~0.01mm,粗糙度可达 Ra1.25~0.63,甚至可达 Ra0.4
普通车削的特殊装夹方法:①四爪单动卡盘装夹;②花盘装夹。
铣削加工借助铣床附件回转工作台可以进行各种圆弧面的加工。
普通磨削采用电磁吸盘装夹零件;内圆磨削一般采用前后顶尖装夹,当磨削细长但不能加工顶尖的工件时可采用反顶尖装夹。内圆磨削时,其装夹方式与车床类似
成形夹具磨削法中常用的夹具有正弦精密平口钳、正弦磁力台等。第三章 模具的特种加工技术
1.电火花成形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点时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适用场合:高熔点、高强度、高纯度、高韧性材料,可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零件。
2.其他电火花加工及其应用:
A电火花磨削: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EDG与电火花成形相同,也是依靠脉冲放电产生瞬时高温热源将金属腐蚀去除的一种加工方法。特点是减少了放电的拉弧现象,提高了脉冲的稳定性和利用率,节约加工成本。
B电火花强化:其原理是利用硬的材料如硬质合金、钨等作工具电极,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接上直流或交流电源,由于振动器的作用,使电极和工件间隙频繁通断变化,二者之间不断产生火花放点,从而将硬质的材料涂覆到工件表面,实现对金属表面的强化。
C电火花小孔高速加工: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需要有径深比较大的穿丝孔,这种孔就采用专门的电火花小孔高速加工。加工是用细铜管作为加工孔的工具电极,用去离子水以高压泵入电极管的孔中,流入加工区域,强制排除电蚀产物,从而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