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数据库技术 高晗 第7章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用ASP访问与操作数据库 本章学习要点 连接对象的属性 (1)Attributes属性:定义了连接对象的事务处理方式,控制事务成功或失败后连接对象向数据库写数据的方式。 (2)CursorLocation属性:该属性取值有两个,一个是adUseClient (客户端的游标),一个是adUseServer(默认,服务器端的游标)。 (3)ConnectionString属性:用于在打开一个Connection实例之前设定数据库的连接信息. (4)ConnectionTimeOut属性:用于设定连接对象的Open方法与数据库连接的最长等待时间,默认值为15秒。 (5)CommandTimeOut属性:用于设定连接对象的Execute方法运行的最长等待时间,默认值为30秒。 (6)Provider属性:返回或设置连接对象的提供者名称。 (7)DefaultDatabase属性:设置连接对象的默认数据库名称。 (8)IsolationLevel属性:设置连接对象运行事务时机。 (9)Mode属性:设置连接的权限,诸如只读或读写。 (10)Version属性:返回ADO版本号。 连接对象的方法 (1)打开与数据库的连接 在创建连接对象后,就可以调用连接对象的Open方法来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通常Open方法有以下3种使用方法: 1)DSN连接方式 2)直接连接数据库OLE DB Providers方式 前两种连接方法必须先用ODBC数据源管理器来建立一个数据源后方可使用。如不想建数据源,也可以使用ASP提供的直接在脚本中指定连接数据库的方法,例如: 3)使用ODBC连接字符串的ODBC DSN LESS 连接方式 为了提供向后兼容,ODBC的OLE DB 提供者还支持ODBC连接字串,例如: (2)关闭与数据库的连接 (3)通过打开的连接执行SQL语句 在创建连接对象并将它和一个数据库成功地建立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对象的Execute方法执行SQL语句或存储过程,从而直接与数据库对话,完成对数据库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操作,这些操作不返回数据。语法格式如下: Conn.Execute CommandText,RecordsAffected,Option 例:将数据库表playbill中点击次数大于100的节目等级更 新为三星级,并返回被更改的节目记录数。 若连接对象Execute方法所运行的SQL命令或存储过程会以列为单位返回运行结果,则采用其语法格式如下: Set Recordset=conn.Execute(CommandText,RecordsAffected,Options) 创建事务处理 事务是整体成功或失败的操作。事务处理用于对数据库进行可靠的更新。在对数据库进行许多相关更改或同时更新多个数据库时,要保证所有更改都被正确执行,如果这些更改中的任何一个失败,则都需要恢复到数据库表的原始状态,也就是说,在一次事物活动中,要么所有的操作都成功,要么所有的操作都失败,从而保证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 BeginTrans方法开始一个事务,使用CommitTrans方法提交一个事务,使用RollbackTrans方法取消一个事务。 连接对象的数据集合 连接对象提供Errors与Properties两种数据集合,前者表示连接对象运行时最近一次的错误或警告信息,后者表示连接对象所定义的相关属性。 1.Errors数据集合与Error对象 Errors集合所提供的属性和方法如下: Count属性:可用来取得Errors数据集合中所包含的Error对象的个数。 Clear方法:可用来清除Errors数据集合中所包含的所有Errors对象。 Item方法:可用来取得Errors数据集合中所包含的所有Errors对象,使之成为空集。 要获得错误对象,可用Errors集合的Item方法,语法如下: Set 对象名= XX.Errors.Item(index) 或简单地写成 Set 对象名= XX.Errors(index) (2)Error对象 Error对象提供了Description属性、Number属性、Source属性、NativeError属性、SQLState属性、HelpContext属性及HelpFile属性等,其具体说明如下: Description属性:错误或警告所发生的原因或描述。 Number属性:所发生错误或警告的代码,即包含错误常量的长整型值。 Source属性:造成系统发生错误或警告的来源。在向数据源发出请求之后,如果 Error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