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2例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23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2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又称为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该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法不一,疗效也不同的问题,小组决定开展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总结当前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2.分析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

3.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4.促进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提高治疗水平。

三、研究内容

1.收集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资料,并分析症状、病因等方面的数据。

2.对既往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估。

3.对患儿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分析病情发展过程。

4.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优缺点。

四、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12例确诊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

2.研究方法

(1)病史收集。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既往病史、家族史、发病时间、病因等进行收集。

(2)临床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呼吸状况、体温、体重、血常规、X线检查等资料。

(3)汇总治疗情况。对治疗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疗效进行评估。

3.研究数据处理方法

(1)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采取频数统计、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五、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