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工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管工
一、岗位风险及控制措施
(1)物体打击。管阀、材料搬运、安装过程中,因动作或配合不好易对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控制措施:用车辆运输管阀、材料时要绑扎牢固;通过沟、坑、井时要搭好马道;用滚杠运输要防止压脚,不准用手直接调整滚杠,管子滚动前方不准站人;两人以上搬抬管子、阀门配件时,用力和动作要一致,相互照应。不得超负荷搬运。
(2)电动工具伤害、触电。使用电钻、砂轮机、切割机等机械工具时,若方法不当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控制措施:各种施工机具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各种机械、工具安全、性能良好可靠。手持电动工具须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起重伤害。使用吊车、吊管机、三脚架等吊装设备中,由于违章原因造成物件滚翻、钢丝绳或吊带断裂、重物滑脱、设备倾覆等导致人员伤害。
控制措施:
①吊装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及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②起重设备使用前须严格检查各个部位及机械性能是否完整可靠,手续是否齐全。
③选用吊具、吊索符合起重要求。起吊物捆扎可靠。
④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高度以离开地面最小距离为宜,在确定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操作。起重物下及起重设备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4)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时若不慎易造成人员坠落伤害。
控制措施:在距地面2m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搭设登高作业设施;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凡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精神病或患有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以及酒后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5)爆炸。管道、容器试压,油气区动火等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控制措施:试压时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值;严禁在管道、容器上带压作业;严格执行油气区动火安全管理规定。
(6)火灾。指在作业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
控制措施:严格执行防火规程;作业人员经过消防器材使用培训或经过消防演练;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收工时必须确认施工现场无火源。
(7)坍塌。在管沟内,山体、护坡下作业时发生滑坡掩埋事故。
控制措施:在管沟内,山体、护坡下作业时要有专人监护,在有坍塌倾向的管沟内、护坡堡坎下作业时要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在作业过程中要防止重型机械近距离震动、行走,无法避免时应停止作业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收工时应将设备、材料转移到安全地带。
(8)弧光灼伤眼睛。在管道组对时焊工进行点焊作业时易发生。
控制措施:进行管道组对时注意眼睛的自我保护,应戴护目镜或采取遮光、避光措施,尤其是在焊工开焊的瞬间不得面对弧光。
(9)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对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容器进行改造时若防护不当易发生。
控制措施: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容器改造时应戴防毒面具,设置专职的监护人员,严禁监护人员不在场进行施工作业。
二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施I中所用各种机电设备、机具在使用前应检查确认性能良好,电动机具的漏电保护装置灵敏、有效,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或加安全栏杆。非专业人员不得使用。
(2)操作机电设备,严禁戴手套,应扎紧袖口。机械运转过程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
(3)使用砂轮机、切割机、角向磨光机时用力要均匀,人站在砂轮片旋转方向侧面;更换砂轮片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检查砂轮片是否有裂纹,安装、拆卸时应用专用扳手,用力要均匀。
(4)套丝切割机切割前要调整好刀具。夹紧工作物时夹紧部位的长度不得少于50mm。停车挡板要固定,经过夹紧、松开、向前、向后等顺序试车后,确认无问题方可进行工作。
(5)压力钳上不得放置重物和立放丝板、手工套丝,应防止扳机滑落。
(6)用小推车运管时,应清理好道路,管子放在车上必须捆绑牢固。两人以上搬抬管子、阀门配件时,用力要一致,相互照应。
(7)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将现场周围清理干净,留有一定的安全通道。作业完毕,将剩余材料物品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周围不得有火源。
(8)在管道或容器中施工使用的照明灯,电压应为12V,其他电动工具(如电钻、砂轮机等)电压在36v以上时,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或漏电保护器。
(9)施工使用的脚手架、梯子、活动工作台等,均应牢固,使用前应进行详细检查,发现缺陷及时修理。
(10)高处作业时,若没有防护措施,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下同时进行工作。
(11)不得在未固定的管子上行走,或在未固定的管子上绕结绳扣。
(12)高空作业时,所有的工具、材料等均应以绳索或滑轨送到地面,不得从高空扔下。
(13)钢管组对时,应带深色防护眼镜和手套,不得面向电弧。
(14)管道安装过程中需停顿较长时间或隔夜时,管口应临时堵盲板。重新开始工作前,应详细检查,防止进入异物。
(15)管沟内施工时,必须检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