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化工安全生产任务
一、化工安全生产任务就是:要求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创造良好的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就是要变危险为安全、变有害为无害、变笨重劳动为轻便劳动,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一句话就是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作斗争。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任务是:在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研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以及企业财产的安全;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
三、为实现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
②、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确立安全生产职责,按“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安全责任到人,不发生“三违”做到“三不伤害”;
③、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生产设备、设施达到本质安全要求;(使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和条件,杜绝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④、采取各种劳动卫生保护措施,做好文明生产,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定期检测,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做好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⑤、加强各种培训,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安全和业务知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卫生法规、遵章守纪,努力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文化;
⑥、加强各种事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⑦、坚持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应用电脑、监控等),深化安全管理;
第二节 安全与安全管理的历史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社发展的基础,安全问题是随着生产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管理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才逐渐形成的一项专业管理。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逐渐的使用一些十分简单工具,安全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工具逐渐被机械代替,事故不断出现,事故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特别是18世纪中叶,英国发明了蒸汽机而引起的工业革命以后,手工生产逐渐被大规模的机器所代替。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也随着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重特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问题之一,特别是石油化工和核能的和平利用兴起以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直至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
第三节 安全管理的性质
一、安全管理的性质
1、长期性
安全生产问题产生于生产活动过,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始终。
2、科学性
安全生产有它自身规律性,它不会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生产实践中千万不能并经验冒险蛮干,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
3、系统性
安全管理有自己的特点(特征)又渗透溶合于各项管理之中,这充分反映出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过程性三个特点。要求全企业每个部门(全面性),全体员工(全员性)共同的努力,涉及到生产活动全部过程中(全过程)去。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
①、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大量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原料。
②、在化工生产中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电气设备多。
③、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条件非常苛刻,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
④、在化工生产中,产生三废多,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的条件。
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条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