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接触网工程自动化施工组织方案.docx

发布:2018-12-22约1.04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接触网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施工组织方案 审 核 人: 核 对 人: 编 制 人: 厦门路桥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原则 四、自动化电信安装、调试 五、施工保证措施 六、设备材料管理 七、设备和材料防护措施 八、雨季施工方案 九、冬季施工方案 十、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十一、组织机构 十二、施工机具 十三、劳动力计划表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轨道交通1号线 工程内容:接触网接入电网自动化工程 2、工程承包范围: 本工程为自动化网络施工。各主要工艺生产段进行自动控制,对配套的公辅设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检测。主要控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公用和辅助设施。 控制系统设计的特点 1)控制系统之间采用环形工业以太网进行数据通讯,传输节点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传输介质为光缆,其优点是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最大可达100M/s。预留与上一级网络的传输接口,使生产数据能及时上传。 2)控制系统开放性好。系统硬件、软件采用了通用的工业标准,使系统能与多个供货商的设备接口。 3)控制系统电控和仪控使用同一种控制器,使用户能更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是在各种施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拟定的,在施工中要与设计单位、施工管理单位、监理及建设单位相互联系,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技术标准符合施工图纸技术条件要求,符合并不局限于下列规程、规范和标准要求: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GB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头超声波检验篇》DL/T5048-19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篇》DL/T5069-199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漏电保护安装和运行》GB13955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国环发[2000]38) 三、施工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坚决执行有关施工技术要求的规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力争加快工程进度。 (2)、在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文件的要求进行,按烧结机自动化、电信安装的技术要求施工及验收,施工顺序本着先主后次的原则,一面组织领取材料、机具及人员进场,一面组织人员熟悉施工情况和基本概况,待设备到货后开始安装,不误工期。 (3)、工程所需的材料、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规格型号及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所有材料、设备、配件进场物资都要有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安装。 四、自动化、电信安装、调试: 1、现场仪表部分 (l)、仪表的开箱: 仪表到货后,甲乙双方组织开箱,对照清单核对主附件,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技术文件。 (2)、仪表的保管:仪表位于通风干燥及温差较小的场所。 (3)、仪表安装前的调整:所有外方仪表不需单校,所有国内配套仪表到货领出后,由调试人员组织单校,做好试验记录。 (4)、仪表的定位:当管道安装基本成型后,由甲乙双方至现场,确定仪表位置,同时需明确管道内介质的各种参数以及是否保温,以便确定具体的安装方式。 2、仪表、自动化管线敷设: (1)、金属导管必须接地(PE)可靠; (2)、明敷的电缆(线)导管用管卡来固定电缆(线)管; (3)、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4)、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5)、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6)、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接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7)、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