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新时期对建造师从事执业活动的基本要求: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法律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建设工程法:是指把已经制定的和需要制定的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地方规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完整统一体系。建筑工程法律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虽然主要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但还包括了行政法、民法商法等的内容。建设工程法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具有自己的完整性。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由于宪法规范的内容极为根本,所以,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强的效力,是制定其它定法律的依据,即法律体系以宪法为基石。2.宪法相关法:指那些由宪法规定了基本原则而由法律具体化的重要制度,具体包括政府组织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教材中列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选举法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自治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法商法: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和。《公司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治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管理法》、《统计法》
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安全生产法》
刑法:关于犯罪和刑法的法律规范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指的是规范诉讼程序的法律总成。我国有三大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的程序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二、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它包含四层含义:【1】法律规范创制机关的性质及级别【2】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3】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4】法律规范的地域效力。法的形式决定法的本质。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的形式,具体分为以下7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法的效力层次是指法律体系中的各种法的形式,由于制定的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效力,形成法的效力等级体系:【1】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4】新法优于旧法【5】需要由有关机关裁决的特殊情况: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裁决。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一、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企业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它重要变更事项,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其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非企业法人包括行政法人、事业法人、社团部法人。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工程建设中,大多数建设活动主体都是法人。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都通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建设单位一般也应具有法人资格。工程建设中,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在建设中的作用法人是建设工程中的基本主体确立了建设领域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二、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了完成某项建设工程施工任务而设立的非常设的下属机构,是由一个项目经理与技术、生产、材料、成本等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班子,是一次性的具有弹性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