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201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专业代码:学 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应于政府部门、管理部门、财政金融部门或高等学校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科技开发、教学等工作,也适合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现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等专门知识。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4:(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以数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和经济学四个方面的知识为平台构筑学科基础。本专业基于系统的观点,综合运用数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A7 管理知识;
A8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A9 高级专业基础知识能力要求:
B1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B4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B5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 终生学习的能力;
B8 组织管理能力;
B9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B10 分析写作能力素质要求:
C1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崇高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责任感与合作性。
授予学位: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数理统计、运筹学、近世代数、数学物理方程
创新实践课程: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
创业教育课程:统计软件
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学年 学期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理论教学 考
试 入学教育 军
训 公益劳动 课程设计 金工实习 电子实习 综合实验 社会实践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就业安排 机
动 假
期 小
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一 1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3 2 1 3 19 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E F B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