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资料-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

发布:2016-11-13约1.15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点这里,看更多 HYPERLINK /xinlixue/ 心理学资料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综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章节涉及到对心理发展与教育关系的多方面阐述。本章节涉及到认知发展以及人格发展等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而这些理论又恰恰是教育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此外,对于这些理论的考查除了选择题外,简答题和论述题也比较容易涉及。因此对于这些理论需要大家重点进行把握。 【考点分析】 本章节中,考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考点多,考查形式灵活—各类题型都可能涉及到对本章知识点的考查。具体考点:2007-5、6、32、33、34,2008-5、31、32、33、48,2009-35、36,2010-4、35, 2011-3、34、35,2012-11、37,2013-37,2014-37、48,2015-36,48 【复习建议】 本章考点多,考查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对于这一章节知识点不仅仅需要去掌握基本的概念、理论等,还需要大家能够对这些理论加以深化和灵活运用,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具体的理论去解释教育现象、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复习笔记】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心理发展的内涵 个体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其中包括活动的发生机制(动机因素,如认识与情感)、动作进行的监控机制(即内外反馈)以及个体心理特性的内在机制(能力与品质)。 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一般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理论: (1)内发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完全由内部固有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但不能改变节律。 代表学者:霍尔的复演说、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精神分析)、马斯洛(人本主义)、彪勒等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外塑论/经验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否认了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 代表学者: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 (3)建构论:心理发展是在主客体及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题不断建构心理结构,从而产 生心理的量变和质变而实现的。 代表学者:皮亚杰 (4)社会文化历史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本能,心理发展受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其中言语和符号起核心的中介作用。 代表学者:维果茨基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 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和表象——思维活动;从情绪发展过程看,最初引起情绪活动的也是非常具体的事物,以后才是越来越抽象的事物。 (2)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以后逐渐向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出现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 (3)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发展的趋势是从混沌到分化和明确,即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 教育活动应当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既要看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注重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考虑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教育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的独特表现,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动力作用,包括需要、动机、理想、自我意识等)和个体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即人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