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要:吐鲁番地区是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的地方,其文化旅游和自然旅游相结合。旅游资源及民族特色鲜明,旅游吸引力较强,有利于吐鲁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旅游业是吐鲁番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通过旅游不仅可以与外界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传承文化,而且还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社会、气候环境等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要认清旅游环境状况并采取措施完善当地的旅游发展,需要我们更加合理的去保护文化遗产,让民众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文化传承的意义,更好地去发展旅游产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吐鲁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3-0151-03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旅游业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李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写道:据2000年专家统计,旅游业已是世界最大的产业和最大的就业部门。经过20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张国立在《关于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中写道: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富裕、是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因此,研究吐鲁番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据资料记载:英国人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创办的第一次铁路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开端。旅游产业不仅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它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角色,为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交流,为世界各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同样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也在出现一系列的旅游负面影响。随着这些负面影响的增大,全世界对此有了新的关注及相应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于此被明确提出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1995年出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正式出台,从而出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可持续发展强调机会、利益均等,正确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即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这些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所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其实就是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整个社会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拉动吐鲁番地区经济的意义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由于旅游业资源类型齐全、品味独特、文化底蕴丰厚、内质持久稳定,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以其浩瀚的荒漠、广阔的草原、绚丽秀美的冰雪高山、神秘诡异的雅丹地貌、闻名遐迩的故城遗址、浓郁质朴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旅游产业在自身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推动着新疆的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外贸建筑、商品流通等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增进了区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从而通过有形无形的收益,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了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现代意识、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吐鲁番地区旅游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新疆吐鲁番是中国历史名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吐鲁番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久远的历史,形成众多民族、多元文化有机交融的人文景观,其特色为“名”、“古”、“奇”、“特”。名:吐鲁番的名声享誉国内外。古:古文化遗址是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奇:由于吐鲁番盆地地处西北干旱区,气候条件独特,极其建筑物的独特,表现与众不同,令人称奇。特:独一无二的特殊事物。吐鲁番是我国最热、最低、最干旱的地方,是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绿洲文明的典型代表。全年日照3 200小时,太阳辐射140万卜/平方米,夏季最高温可达47.8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6毫米,蒸发量可达3 000多毫米,有“大自然温室”之称。吐鲁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重镇,是我国保存丝绸之路遗址最丰富的地区,遗存的古城、石窟寺、墓葬、岩画等达200余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