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9-13约2.42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LOGO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概念 最早在美国提出 指“由医疗行为导致患者受到伤害。与疾病的自然转归相反,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或对患者造成损害,或两者皆有。” 特点:包涵范围广 我国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 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临床诊疗工作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 (六)设施安全(不良)事件. (七)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 (八)消防或医院人员财产安全的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 根据:事件对患者影响程度决定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Ⅱ级事件(不良事件)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不良事件分级 警告事件 不良事件 未造成后果事件 隐患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 鼓励自愿、主动上报 全院范围内适用 全院员工知晓率100%,医务人员充分理解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原则 非惩罚性 激励制度 公开性 保密性 六、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处理程序 职能部门 医务处、护理部、后勤处、设备处、保卫处 各科室或个人具名或匿名报告不良事件 重大事件 分管领导 院领导 一般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召开党委会(院务会)决定实施意见 组织相关委员讨论提出重大实施意见 主管医师 医务处 科主任 二线主管医师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主管医师 二线主管医师 科主任 医务处、质控办 ◆护理类(不良)事件: 主管(责任)护士 科室护士长 护理部 报告流程 ◆感控类事件: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科室护士长 感控办 ◆医德医风类事件: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科室护士长 行风办(投诉办) 报告流程 ◆医疗器械类事件: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护士长 设备科 ◆药物不良反应: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科室护士长 药剂科 报告流程 ◆门诊患者就诊事件: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科室护士长 门诊办公室 ◆治安、保安事件: 当事医护人员 科室主任或科室护士长 保卫科、后勤服务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及时报告,认真填写表格 科室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时,并交表、科室留底。 填写项: 患者资料 不良事件情况 不良事件类别 事件发生对病人或家属影响 事件发生后及时处理与分析 不良事件评价 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登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时限 早发现早报告 (一)一般事件(Ⅲ级事件或Ⅳ级事件)报告时限为24~48小时以内; (二)严重不良事件,(Ⅰ级事件或Ⅱ级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由其核实后上报分管院领导。事后在24~48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三)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明显重大医疗过失造成患者严重后果、医闹参与的重大医疗纠纷等)紧急情况使用。 (四)工作时间以外、周末、法定节假日期间紧急情况应首先报行政总值班 七、相关部门及职责: 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职能部门: 医务处法规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护理部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感控办 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 药学部 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设备科 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 后勤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