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 润滑系详解.ppt

发布:2016-03-23约1.2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2 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组成 润 滑 系 组 成 润滑系组成 §4.1-3 润滑系主要部件构造 §4.1-4 曲轴箱通风 * * 第四章 辅助系统 第一节 润滑系 1、内燃机进行润滑的必要性 消耗功率 摩擦生热加速磨损 影响内燃机寿命 2、润滑系的作用: 减摩作用、冷却作用、清洗作用、密封作用、防锈作用 3、润滑机理: 润滑油膜形成的基本条件: 两零件之间存在油楔及相对运动 足够的润滑油供给 运动零件表面放大图 1-零件;2-放大镜;3-金属末 概 述 润滑机理 静止时(图a),润滑油从轴和轴承中被挤出来。 轴转动时,粘附在轴表面的油便随轴一起转动。由于轴与轴承的间隙成楔形,使润滑油产生一定的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轴被推向一侧(图b)。 当轴的转速达到一定高度时,轴被油压抬起(图c)。油膜将轴与轴承完全隔开,使之变为液体摩擦。 a)? ? b)???? c) 旋转零件润滑油膜 1-轴承;2-润滑油;3-轴 ? 滑动零件润滑油膜 §4.1-1 内燃机润滑剂 1、润滑油工作条件 高温(60~110℃) 高压(10~30MPa) 高速(4~12m/s) 氧化变质 燃油蒸汽、金属屑、积碳的污染 2、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 适当的粘度和较高的粘温指数 :基础油+增稠剂 优异的氧化安定性:氧化抑制剂 良好的防腐性能:防腐添加剂 较低的起泡性:泡沫抑制剂 强烈的清净分散能力:清净分散添加剂 高度的极压性能:极压添加剂 §4.1-1 内燃机润滑剂 3、润滑油分类 国际: SAE粘度分类法 API 用途分类法 我国:参照采用ISO分类法:GB/T7631.3-1995 按照润滑油性能及使用场合 汽油机油:SC、 SD、 SE、 SF、 SG、 SH 柴油机油:CC、 CD、 CD-Ⅱ、 CE、 CF-4 二冲程汽油机油:ERA、 ERB、 ERC、 ERD 4、润滑油的选择 选择实质是选择润滑油的粘度:温度 强化程度 机器状况 5、机油消耗量:消耗的原因 一、润滑方式 压力循环润滑:承受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 飞溅油雾润滑:负荷较轻的裸露表面 掺混润滑:二冲程汽油机 润滑脂润滑: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二、润滑系组成 油底壳、机油冷却器、集滤器、机油泵、 滤清器、各种阀门等 三、润滑系的油路 ? ? 一、机油泵 二、集滤器 三、滤清器 四、机油冷却器 集滤器 粗滤器 粗滤器 滤纸经过酚醛树脂处理 过滤式细滤器 全流式不可拆的滤清器 1-主油道;2-机体;3-密封圈;4-外壳;5-纸滤芯;6-旁通阀; 7-金属骨筒;8-连接座;9-进油道 离心式细滤器 机油冷却器 机油散热器 机油冷却器 机油散热器 阀门:限压阀 旁通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