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像技术题库与答案-.doc

发布:2017-05-31约1.15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 1、照射野: 11、有效焦点: 2、中心线: 12、负像: 3、听眦线: 13、正像 4、正中矢状面: 14、斜射线 5、水平面: 15、实际焦点 6、第一斜位 16、摄影体位 7、体表定位点 17、光学密度 8、听眶线 18、冠状面: 9、听鼻线 19、阳极效应: 10、栅比: 20、方位特性: 名词解释答案 1、照射野: 通过X线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被照体的曝光面的大小 2、中心线: X线中心部分的射线 3、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与同侧听框线呈12°角。 4、正中矢状面:把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分的失状面。 5、水平面: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与失状面与冠状面垂直,与地平面平行的断面。 6、第一斜位: 患者右前胸壁紧贴暗盒面,身体左转使身体冠状面于暗盒面约呈45°角的摄影体位,称第一体位,又称右前斜位。 7、体表定位点: 指在人体的表面可以看到或扪到的固定标志点 8、听眶线: 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9、听鼻线: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 10、栅比:铅条的高度与铅条间距离的比 11、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不同方位的投影称为X线管有效焦点. 12、负像:用观片灯观察X线照片影像时,透过可见光多的部分表示被检肢体组织密度高,吸收X线量多,透过可见光少的部分表示被检肢体组织密度低,吸收X线量少,我们把这种照片影像称为负像. 13、水平面:把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与地平面平行的断面 14、斜射线:X线束中除中心线外的射线 15、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靶面实际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 16、摄影位置:使被检肢体、X线胶片和X线管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 17、光学密度:照片黑化程度的物理量。 18、冠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19、阳极效应:X线管长轴上,阴极端X线量较阳极端X线量多 20、方位特性:平行于X线管长轴方向照射野内,近阳极侧有效焦点小,近阴极侧有效焦点大。 简答题 1、肘关节侧位摄影要点? 9、简述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2、头颅骨后前正位摄影要点? 10、颅骨侧位摄影要点? 3、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11、鼻窦瓦氏位摄影要点? 4、肺后前位X线摄影要点? 12、鼻窦柯氏位摄影要点? 5、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13、X线机的X线管大、小焦点选择原则? 6、 足正位摄影要点? 14、在X线摄影中如何尽量控制和减少运动性模糊? 7、如何摄取胸部后前位? 15、髋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8、何为阳极效应?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简答题答案 肘关节侧位摄影要点? 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侧位拇指朝上,肘部弯曲成90度,前臂近端及肘部和肱骨 远端成侧位紧贴暗盒面上,肘关节至于暗盒中心处。 中心线:经肘关节垂直射入 头颅骨后前正位摄影要点? 体位:病人俯卧前额及鼻尖贴在摄影床面上,两上肢弯曲放于胸部旁边,两手扶床面保持身 体稳定,头部正中失状面与摄影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听眦线垂直于床面,暗盒上 缘超过颅骨顶部,下缘超过颏部。 中心线:经枕外隆突垂直射入暗盒 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将身体正中失状面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两上肢放于身旁 躺平,使冠状面与床面平行,下肢弯曲,脚踏于床面并分开,脚尖多并拢。 中心线:经脐上3CM垂直射入 肺后前位X线摄影要点? 体位: 病人立于摄影架前,双脚分开,前胸紧贴摄影架面板,头稍后仰,下颌置片盒上缘, 双肩部自然下垂,两手背放于髂骨处,上臂及肘部内旋,将肩胛骨移向外侧,身体正 中失状面与摄影架面板正中线重合并垂直 中心线:经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中心水平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体位:病人仰卧或坐与摄影床上,将跟骨贴在暗盒面上,内外踝连线中点向上1cm处置暗盒 中心,足尖稍内旋使足的矢状面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经内外踝连线中点向上1cm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足正位摄影要点? 体位:病人坐或卧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