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教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学习内容导引
1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1.1 水泥1.2 骨料1.3 混凝土用水1.4 外加剂1.5 掺合料2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2.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涵义与测定2.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因素 3 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3.1 混凝土的强度3.2 混凝土的变形 3.3 混凝土的耐久性4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配合比设计4.1 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与质量控制4.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 其它种类混凝土及其新进展5.1 高性能混凝土5.2 高强混凝土5.3 其它混凝土本章的学习目标是:⑴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掌握各种组成材料性要求测定方法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⑵、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⑶、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⑷、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⑸、了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本的难点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本节基本概念
◆水泥的选择 ◆细骨料 粗骨料 颗粒级配◆拌制和养护用水◆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 粉煤灰硅粉1.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很重要的组分,本节仅讨论如何选用。对于水泥的合理选用包括两个方面。水泥品种的选择 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混凝土工程性质、部位、施工条件、环境状况等,按各品种水泥的特性合理的选择。如大坝工程,宜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若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不仅会使水泥用量过多,还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反之,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若只考虑强度要求,会使水泥用量偏少,从而影响耐久性能;若水泥用量兼顾了耐久性等要求,又会导致超强而不经济。因此,根据经验一般以选择的水泥强度等级标准值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的1.5~2.0倍为宜。
图-1 露石混凝土路面
例如:某施工队使用以煤渣掺量为30%的火山灰水泥铺筑路面,见图-1。使用两年后,表面耐磨性差,已出现露石,且表面有微裂缝。按JTJ 012-94《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中等及轻交通的路面,也可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所以说火山灰水泥铺筑路面是选用水泥不当。道路水泥混凝土质量与水泥选用请观察此使用一年多的水泥混凝土道路表面(如图-2),该水泥混凝土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熟料矿物组成分别为 C3S 53%,C2S 25%,C3A 15%,C4AF 7%。请从水泥的角度分析其选用有否不当之处 。
图-2 水泥混凝土道路表面
该路面磨损较严重,已出现较多裂纹。可见表面水泥砂浆层干缩较大、耐磨性较差。从资料可见,所选用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C3A含量较高,当水泥中C3A含量较高,其耐磨性较差、干缩较大,可见选用水泥不当。2 骨料骨料(也称集料)总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60%~80%,按粒径大小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⑴ 骨料的技术性质 骨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骨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颗粒形态和表面特征、强度、坚固性、含泥量、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及碱集料反应等。细骨料粒径4.75 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俗称砂。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国家标准GB/T 1468-2001《建筑用砂》规定了建筑用砂的技术要求。粗骨料粒径大于4.75 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俗称石。常用的有碎石及卵石两种。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 mm的岩石颗粒。卵石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而成的、粒径大于4.75 mm的岩石颗粒。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下限粒径的平均值)。建筑用卵石、碎石应满足国家标准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技术要求。
图-3 卵石 图-4碎石 石子形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请观察图-中A、B、C三种石子的形状有何差别,分析其对拌制混凝土性能会有哪些影响。
A—碎石1 B—碎石2C—卵石图-5 石块的形状
A为碎石1,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此针片状的碎石过多,表面积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还会影响强度。 B为碎石2,表面较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