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9_T 006-2025 红皮云杉植苗造林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40CCSB61
DB2309
七台河市地方标准
DB2309/T006—2025
红皮云杉植苗造林技术规程
2025-02-13发布2025-03-12实施
七台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09/T00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的有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七台河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七台河市林业和草原局、勃利县林业和草原局、宝清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亚星、王刚、纪向岩、车万里、邓金成、徐昕宁、肖彬、刘伟玲、满国栋、刘宝军、孟繁琦、高文明、鞠天明、刘淳、鞠勇、孙鹏。
1
DB2309/T006—2025
红皮云杉植苗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Nakai)植苗造林的苗木来源、栽植范围、适宜立地、苗木规格、整地、造林、抚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七台河市红皮云杉植苗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有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苗木来源
选择良种基地、优良种源或优良林分种子繁育的苗木。
5适宜立地
5.1红皮云杉植苗适宜海拔在200m~1500m之间。
5.2红皮云杉植苗适宜坡度应25°。
5.3红皮云杉植苗坡向无要求,各坡向均可。
5.4坡位山坡中上部、中部、下部及沟谷。
5.5土层厚度(A+B)25cm。
5.6土类。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
2
DB2309/T006—2025
6苗木规格
选用项芽饱满、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I级或Ⅱ级苗木。苗龄型S2-2;地径大于0.4cm,苗高大于15cm,主根长大于15cm,侧根数10条以上。
7整地
7.1整地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整地,土层解冻至20cm以上。
7.2整地方法
7.2.1保土防冻造林法整地
规格80cmX80cm,穴深至露出表土,造林前铲除穴面中的草皮和枯枝落叶。
7.2.2穴状整地
整地为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X50cmX30cm,剥离周围杂草和树叶等。
8造林
8.1造林时间
4月中旬到5月上旬在本区域均可造林,土壤解冻深度大于20cm开始,到苗木萌动前结束。
8.2造林方法
8.2.1穴植法
埋土深度一般高于苗根地径部位2cm~3cm,适用于穴状造林。8.2.2保土防冻栽植法
采用“三锹两脚一提苗”方法造林。
8.3造林密度
8.3.1全光造林
根据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要求确定,造林密度2000/h㎡~2500株/h㎡。8.3.2冠下造林
郁闭度在0.6以下,造林密度800/h㎡~1500株/h㎡。
8.4混交造林
8.4.1混交树种
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紫椴和蒙古栎等。
3
DB2309/T006—2025
8.4.2混交方式
带状或块状混交。
8.5造林补植
成活率低于85%的造林地,选择同龄苗木及时补植。
9抚育管理
9.1抚育年限与次数
9.1.1全光造林抚育
5年8次,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三年后每年1次。
9.1.2冠下造林抚育
5年7次,第一年2次,第二年2次,三年后每年1次。
9.2抚育技术与措施
应按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10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4
DB2309/T006—202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红皮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红皮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红皮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无公害防治
红皮云杉叶锈病
天然及人工云杉幼林,以及苗圃1~4
年生的云杉幼苗均有危害。一般6月下
苗圃和人工幼林在侵染期内,及时喷
1.清除中间寄主减少侵染源。
旬红皮云衫当年生嫩叶上出现淡黄色
药剂防治,可用97%敌锈钠0.25%的药
2.营造云杉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
的段斑,其上成行排列黄褐色至黑褐色
液,加上0.2%洗衣粉或20%的粉锈宁